昨天,安踏發(fā)布了最新運營通告,公布了旗下主品牌安踏、FILA及其他品牌第四季度的業(yè)績表現(xiàn)。
與2018年第四季度相比,所有披露的品牌均有兩位數(shù)增幅。其中,F(xiàn)ILA以第四季度同期增長50%-55%、全年零售額同比增長55%-60%,成為安踏旗下增速最快的品牌。
招銀國際此前發(fā)文稱,看好體育板塊,并且首選安踏體育。
市場看好安踏體育不是沒有理由——
從安踏體育近一年的股市漲幅來看,勢頭確實勁猛。截至今天收盤,安踏體育的市值較一年前翻了一番,從942.40億港元一躍進入了2000億港元俱樂部,增幅達到了116%。

目前在安踏體育旗下,除了主品牌ANTA保持高速增長外,收購來的品牌FILA經(jīng)過十年運作,銷售表現(xiàn)十分搶眼。去年的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上半年FILA營收同比增長79.9%,在安踏集團的貢獻占比為44%,大有趕超主品牌之勢。外界甚至有評論稱FILA為安踏集團的“奶牛”。

2019年上半年,安踏體育的業(yè)績情況。數(shù)據(jù)來源:安踏體育2019年中期業(yè)績公告
就在近日,新零售智庫獨家專訪了FILA旗下潮牌FILA FUSION負責人鄭寶驥Keith,試圖從這個新品牌身上了解FILA在中國市場重新煥發(fā)生機的秘密。
遵循狼性文化
關于快速走紅的“FILA”,大眾的好奇有兩點——“FILA是哪個國家的牌子”“FILA是怎么成功的”。
FILA是地地道道的國際品牌,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1911年,意大利的Fila兄弟在當?shù)谺IELLA(貝爾勒)小鎮(zhèn)創(chuàng)辦了一家名為FILA的家族紡織企業(yè)。
早期的FILA以內(nèi)衣制造為主,但隨著品類擴張,F(xiàn)ILA逐漸進入了運動服飾領域。到了1970年代,F(xiàn)ILA通過贊助網(wǎng)球、馬拉松、滑雪、籃球等全球性體育賽事的方式開始進軍國際市場。不過直到2005年前后,F(xiàn)ILA才來到中國,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旗艦店。
初到中國的FILA并不順利。
2007年,百麗國際以4800萬美金收購了FILA中國區(qū)的經(jīng)營權。但由于經(jīng)營不善,F(xiàn)ILA在中國區(qū)連年虧損。2009年,百麗國際將這個燙手山芋轉手賣出。
接盤俠是安踏集團。收購后的十年里,安踏集團從未公開披露過FILA的經(jīng)營情況,F(xiàn)ILA在線下的存在感也并不強。
直到近幾年,F(xiàn)ILA開始頻繁出現(xiàn)在百貨、購物中心等零售終端。每逢節(jié)日大促,店內(nèi)的客流越來越多,F(xiàn)ILA的存在感才漸漸凸顯。
2019年9月,安踏體育的半年報才第一次公布FILA的營收,毛利率高達71.5%,漲幅高達79%。外界才驚覺,曾經(jīng)的燙手山芋FILA早已成功逆襲,不僅沒有拖安踏的后腿,還被安踏成功盤活,成了營收主力軍。
這兩年,F(xiàn)ILA在線下的存在感越來越強,尤其是到了618、雙11、雙12等消費節(jié),門店內(nèi)一度人滿為患。2019年雙11當天,杭州武林銀泰門口的FILA展館還排起了十米長的隊伍。
火爆的背后是FILA的高速增長。Keith透露,到2018年FILA的年營收就突破了百億,到2019年底,F(xiàn)ILA在全國的門店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了1000家。
他表示,安踏完成收購后,F(xiàn)ILA在品牌運營上仍然保持獨立的市場地位和品牌策略。雖然FILA來自意大利,安踏根植于中國,雙方有一個極其重要的相似性——“我們都遵循狼性文化。”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安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