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出“超過四人不好接待”“不打包、不外賣”口號的網紅酸菜魚店要上市了。盡管近期有超過20只新股同臺招股,九毛九仍然是“最亮的那顆星星”,成資金追捧對象。截至1月8日打新結束,公開發(fā)售部分已經獲得了超百倍的超額融資認購,憑借超高人氣在申購方面一騎絕塵。
認購如此火爆,伴隨著的必然是極低的中簽率,大多數投資者難以喝到九毛九集團(9922.HK)IPO的頭啖湯。同樣是餐飲品牌,請的是相同的券商,投資者很容易就會將九毛九與海底撈(06862.HK)進行比較。前有海底撈在港上市掀起波瀾壯闊行情,此次九毛九來勢洶洶,其合理估值區(qū)間又在哪里,是否能成就“下一個海底撈”?
先來一碗“基本面”
太二酸菜魚作為一個網紅品牌,看上去人氣火爆,但連同九毛九一起,區(qū)域性很強。燃點新消費通過查詢大眾點評數據,截至2020年1月11日,在廣州、深圳,“太二酸菜魚”分別為26家和25家,“九毛九西北菜”分別為50家21家;但是上海只有16家“太二酸菜魚”沒有“九毛九西北菜”;北京甚至只有8家“太二酸菜魚”、6家“九毛九西北菜”。
“太二經常吃,口味還可以。主要是離家近,飯點的時候可能最多等30分鐘吧。”研究生畢業(yè)后在廣州工作的劉波這樣說。為了不讓女朋友等久,他會提前去排隊取號。而舒欣作為一位從小生活工作在北方的女生,在被問及有沒有聽過“九毛九”和“太二酸菜魚”的時候,她的答案是否定的。以西北菜聞名的“九毛九”卻在西北地區(qū)開店寥寥無幾,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九毛九”成立于1995年,最初是山西人管毅宏在海南開的一家名為“山西面王”的店。后來進入了廣州,改名“九毛九”,開啟了在購物中心做快時尚餐飲的模式。在九毛九開到第100家店時,創(chuàng)始人管毅宏決定實施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創(chuàng)辦了太二酸菜魚。
不過,無論是九毛九還是太二酸菜魚,其主要市場都還是在華南地區(qū)。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九毛九國際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11.64億元、14.69億元、18.93億元和12.37億元,相應的凈利潤分別為0.51億元、0.72億元、0.73億元和1.02億元。其中,僅廣東地區(qū)就為九毛九國際貢獻了七成左右的收入。
“廣東的外地人很多,消費力和包容性都很強,所以它剛開始把戰(zhàn)略重心放在廣東是比較精準的。”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如是告訴燃點新消費。“九毛九國際IPO就是為了用更多的資金去進行全國化的擴張,我認為它通過資本端的加持之后,其未來的全國化速度是可以提起來的。”朱丹蓬進一步指出。
招股書也說明,九毛九國際計劃將IPO所募集資金用于建設新的門店和中央廚房。然而這樣激進的開店計劃,不由得讓人想起同在港股上市的另一個國民餐飲品牌海底撈。后者也是在獲得了融資后開始了拔足狂奔,迅速在全國開設了大量的門店。
有了海底撈的成功案例,許多人也期望九毛九能夠再造一個餐飲神話。然而,九毛九的擴張策略卻與海底撈不盡相同,雖然兩者都在供應鏈整合上下了功夫。海底撈將僅有的一個核心品牌在全國打響,九毛九卻選擇不斷孵化新的網紅品牌。
九毛九以西北餐起家,卻意外的跨界成為酸菜魚龍頭,“太二”的成功讓九毛九集團嘗到了跨界網紅產品的紅利。因此,除了兩大核心品牌之外,集團旗下的另外三個品牌:“2顆雞蛋煎餅”、“慫”和“那末大叔是大廚”,依舊在虧本運營中。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九毛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