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長江商報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都市麗人產品定價仍以低價居多。7月23日,在位于廣州市番禺區(qū)的都市麗人雄峰商城店,記者看到面積不大的門店內包括內衣、睡衣、內褲等產品,其中,內衣產品售價從幾百元到幾十元不等,但以售價不過百的內衣居多。同時門店掛出了“兩件8.5折、三件7.5折”的折扣信息。市場觀察人士認為,從長期性來看,定價偏低會對供應鏈和上游采購成本帶來巨大壓力。
同時,在建銀國際看來,對于都市麗人最近公布的改善營運效率,現在判斷是否有效仍言之尚早。該行指出,有些結構性問題需要解決,包括消費者喜好快速變化令品牌競爭力減弱,以及新零售渠道如購物中心、電商及區(qū)域性參與者令競爭加劇。
激進擴張后遺癥
公告信息顯示,都市麗人成立于1998年,2014年6月在香港主板上市,被稱為“內地內衣第一股”。上市后,都市麗人擴張激進,于2015年實施“萬店計劃”,門店總數一度達到8058家,其中加盟店6937家,自營店1121家。
然而,激進的擴張策略和近萬家門店,不僅沒有為都市麗人的發(fā)展提供助力,反而成為企業(yè)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2016年,都市麗人營收微降8.9%至45.12億元,凈利潤更下滑55.19%至2.42億元,經營所得現金凈額由2015年的凈流入4.03億元轉為流出693萬元。據了解,這是2011年以來都市麗人首次出現凈利潤下滑。
光大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造成其前期經營困局的內部原因主要有:初始門店擴張策略過于激進,較為孱弱的經銷商組合和缺乏科學管理的選址策略令渠道質量惡化;組織內部對于零售端變化未能及時反應,內部缺乏信息共享機制。
為挽回業(yè)績頹勢,2017年5月,都市麗人向復星國際配股,后者以2.5港元認購2.4億股成為都市麗人第二大股東,占股權11.18%。得到復星的馳援后,2017年-2018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45.42億元、50.96億元,分別增長0.67%、12.2%;實現凈利潤3.17億元、3.8億元,分別增長31.01%、19.75%。
不過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過去兩年間,雖然都市麗人營收凈利雙增,但低利潤的現實也不容忽視。毛利率從2016年的44.37%降至2018年的41.67%。同時,應收賬款走高,以及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出現波動的財務狀況逐漸顯現。應收賬款從2016年的4.51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8.26億元;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在2017年大幅回升至3.47億元后,2018年又迅速下降至0.51億元。
來源:長江商報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都市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