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疲軟的情況下,這幾年的頻繁提價,顯然是過于激進了。到今年上半年,已經開始反噬銷量了。至少短期來看,繼續(xù)提價的可能性是沒有的,這個核武器暫時是失靈的。
長期來看,“殺雞取卵”的行為也不可取,保持略高于CPI的提價幅度是可行的。
2、“放低姿態(tài)”也沒能挽救增長
涪陵榨菜半年報的“暴雷”,并非沒有預兆,早在今年一季報披露時,便已顯露端倪。
一季度的涪陵榨菜,雖然凈利潤仍然保持了35%以上的高速增長,但營收同比僅增長了3.8%,讓人大跌眼鏡。
如果說一季報還只是預警,二季度則直接亮起了紅燈,營收基本沒有增長,凈利潤還是下滑的,完全沒有了白馬的模樣。
實際上,涪陵榨菜已經盡力了。
作為榨菜界的老大,一直以來,它都是要求經銷商“先款后貨”,處于絕對的強勢地位。
為了促進渠道下沉,刺激增長,今年以來,涪陵榨菜主動“放低了姿態(tài)”,開始允許部分經銷商賒賬,截至上半年末,應收賬款達4700萬。在過去的年份里,最高也就只有800萬。
激進的銷售政策也導致渠道庫存增多,上半年公司存貨周轉率僅為1.24,同比下降了26.63%。
這一次,涪陵榨菜渠道下沉力度不小,渠道辦事處、銷售人員、經銷商數(shù)目均計劃翻倍。上半年,辦事處從37個增加至67個,銷售團隊也隨之增加,銷售費用增加了2000多萬。
同時,涪陵榨菜還明顯加大市場推廣,玩起了體育營銷,贊助5月中旬舉辦的大理馬拉松,搖身一變成了運動補鹽食品。
上半年,它的銷售費用達2.3億,其中,市場推廣費用1.6億,同比增長23.7%,明顯高于營收增速。
這些動作沒有挽救增長,反而拖累了利潤,其凈利率下降至28.99%,同比下降了5.58%。這也說明,銷售端的壓力,已經十分巨大。
這種壓力主要來自兩方面,其一是社會零售總額增速正在加速下滑,消費氛圍并不十分友善;
另一方面是它的提價邊際效應減弱。自身提價節(jié)奏過快,幅度較大,產品價格已經明顯高于其它品牌的榨菜,競爭優(yōu)勢弱化。
也可以說是,沒有茅臺的命,得了茅臺的病。
。▉碓矗何⑿殴娞“讀懂財經”)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茅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