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價收購大股東資產:業(yè)績承諾2000萬實際-7萬 一年計提2600萬減值
2018年3月9日,小康股份全資子公司小康動力擬以約6.4億元價格,收購控股股東小康控股持有的瀘州容大車輛傳動86.37%的股份,標的整體估值約7.5億元。截止2017年12月31日,瀘州容大凈資產為46976.07萬元,評估值較凈資產溢價57.65%。
收購時,小康控股承諾標的公司2018-2020年的凈利潤不低于2000萬、9000萬、15000萬,實際上收購后的第一年就沒達到承諾業(yè)績,2018年瀘州容大實際完成凈利潤為-7.52萬元,與2000萬元的承諾額相差甚遠。
盡管遠未達到業(yè)績承諾,但是按照收購時簽訂的補償協(xié)議,小康股份只從大股東小康控股得到了2007萬元的業(yè)績補償款,同時還計提了2600多萬元的商譽減值。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未來兩年標的業(yè)績仍不盈利,上市公司只能得到2.4億元的補償款,遠不能覆蓋支付的6.4億收購款,同時還要計提1.5億左右的商譽減值。
3300萬美元買海外“資不抵債”標的 一年計提1.6億減值
根據小康股份之前的收購公告,公司位于美國的全資子公司SF MOTORS與美國電池系統(tǒng)公司InEVit的股東簽署協(xié)議,擬以3300萬美元的對價收購InEVit100%股權,但InEvit凈資產為-39.11萬美元,當時的評估值為3430萬美元,增值率8772.7%。
公司在解釋高溢價收購的原因時稱,投資InEVit主要是出于公司新能源汽車戰(zhàn)略上的考量,基于對方的研發(fā)能力以及商業(yè)價值,從提高公司整體研發(fā)水平以及電池技術水平的角度出發(fā),而非單純短期的財務投資。
不過,InEVit在收購后首年的表現(xiàn)并不盡如人意,2018年,InEVit全年營業(yè)收入為0,凈虧損6983萬元,收購當年就計提了1.63億元商譽。
而小康股份的全資美國子公司SF MOTORS在2018年的全部營收也僅36萬元,去年凈虧損達3.7億元。
小康股份在收購海外新能源資產的同時,國內新能源車產線也在加緊投入。截至2018年末,公司在建工程28億元,固定資產總額從2017年的36.6億增加到49.3億元,其中大部分與新能源車有關,產能擴張可謂不遺余力。
不過,已有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利用率卻很低,瑞馳汽車工廠年產2萬輛的設計產能,2018年僅實際生產6026輛,產能利用率僅30%。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昨晚(3月26日),財政部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了最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總體的補貼降幅高達50%左右。而2018年,小康股份12.14億元新能源車銷售收入中,有4.58億元是政府相關補貼,占比接近40%,補貼依賴程度不低。補貼大幅退坡落地后,公司財務壓力或將進一步加重。
。▉碓矗盒吕素斀 公司觀察 文/昊)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小康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