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 好公司頻道 >> 正文
爭議聲中的TCL重組真相

  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還有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lián)網電視等新玩家涌入,競爭愈發(fā)激烈。從2015年到2017年,每年都有超過10個新品牌進入彩電行業(yè)。在這種情況下,傳統(tǒng)的電視生產商只能通過壓低價格來維持出貨量,利潤空間因此進一步壓縮。奧維云網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上半年主流彩電整機企業(yè)的凈利潤率僅有1.6%。TCL的半年報中彩電業(yè)務凈利潤率稍高,也只有2.73%。

  “(彩電)這東西看著很華麗,但真正的銷售額其實很尷尬,賣一臺5000元的電視機才掙幾十塊錢,”一位熟悉TCL業(yè)務的人士對《財經》記者說。

  “終端家電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未來五年都不一定能夠實現(xiàn)盈利。”捷孚凱市場咨詢(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客戶主管楊毅晟對《財經》記者說,“TCL已經做到出貨量全球第三名了,但它也是依靠低價在國內和海外市場拓展。我們認為這部分產業(yè)在未來的確不能給TCL帶來利潤。”

  相比之下,華星光電所屬的顯示面板行業(yè)就是另外一幅光景了。TCL從2009年開始投資建設面板生產線,產能不斷擴大,到現(xiàn)在為止已擁有兩條8.5代電視面板生產線、一條6代LTPS顯示面板生產線以及一條11代高端顯示面板生產線,另有兩條生產線正在建設中。2018年前三季度,TCL的電視面板銷量已經躋身世界第五。

  產量不斷提升的同時,面板產業(yè)的利潤也在持續(xù)增長。李東生算了一筆賬:“2017年華星光電盈利是49億元,但整個集團規(guī)模的凈利潤只有26億元,總利潤大概是35億元,華星一家差不多承擔了集團整體的盈利”。2018年前三季度,華星光電實現(xiàn)銷售收入190.5億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高達61億元。

  TCL集團董秘廖騫表示,華星光電投產以來展現(xiàn)了強勁的盈利能力,為上市公司貢獻了充足的現(xiàn)金流。近三年來,華星光電凈資產在整個集團占比超過80%,凈利潤占比超過90%,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上市公司的核心主業(yè)。

  顯示面板是彩電的上游行業(yè),在彩電行業(yè)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面板行業(yè)何以利潤率如此之高呢?

  “彩電就是一個組裝業(yè)務,沒有門檻,誰都可以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師對《財經》記者說,“可是,彩電的價值里面80%都是面板,而面板的進入門檻極高。”

  他所說的門檻,一方面指的是技術,另一方面指的是資本。面板是一個極度重資產的行業(yè)。TCL目前已投產和正在建設的六條生產線投資額都在150億元以上,其中最新的兩條11代生產線的造價更是達到每條400多億元。

  如此高的投資規(guī)模阻礙了更多玩家進入面板行業(yè),但同時也使TCL面臨著巨大的融資壓力。過去幾年間,TCL曾做過三次定向增發(fā),所募得的資金全部用在了華星光電上。但是,華星光電此前一直和TCL上市公司的其他多種資產放在一起,這對華星光電進一步擴大融資規(guī)模并沒有好處。

  “未來華星再發(fā)展,實際上還是需要再增加投資。目前這個環(huán)境,以我們現(xiàn)在比較龐雜的公司架構,去做融資是比較困難的。”李東生坦言,華星光電的總投資額在1800億元左右,目前還有一部分未發(fā)生,融資壓力較大。

  過去兩年,李東生已經嘗試了多種辦法,包括把華星光電分拆出來單獨上市,并且為此兩次停牌。但是,由于國內監(jiān)管規(guī)則的限制,這個方案并沒有成功。這樣,李東生才決定新成立TCL控股,把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資產接收過去,只留下華星光電,以這樣的方式為未來的融資打開通道。

  “這輪重組成功之后,我能得到將近50億元的現(xiàn)金,降低了負債率,這樣我就可以承諾大概兩年之內不再需要做股權融資來完成后面那幾百億元的投資。”李東生說。他還補充道,重組后的資產結構也有利于將來政府股權的退出。

  “華星光電目前在建四個項目都有當?shù)卣墓蓹,我們承諾在一定的時候讓股權退出。退出的方式有兩種,募資用現(xiàn)金收購,或者發(fā)行股份購買。發(fā)股權的話,政府也希望是華星光電的股權。”李東生說。

  實際上,面板行業(yè)正處于投融資的關鍵點。由于近年來面板行業(yè)累計投入的產能較大,市場需求則相對疲軟,面板價格已經連續(xù)十幾個月出現(xiàn)下跌,一些企業(yè)開始虧損。“現(xiàn)在面板廠環(huán)境也不太好,就看誰先承受不下去。”楊毅晟說。他認為,成本相對較高的韓國面板廠可能會率先退出,之后面板的價格將會迎來反彈。

  對于面板行業(yè)內的競爭,李東生信心滿滿。他拿出一組數(shù)據(jù)說,TCL的營業(yè)收入雖然不及三星、友達、京東方等國內外競爭對手,但其凈利潤率卻是最高的。

  “以2017年為例,華星光電的收入是京東方的三分之一,但是利潤是它的一半。”李東生說,“現(xiàn)在京東方的PE(市盈率)是20倍,我們只有10倍,所以我將來至少也要到20倍。”

  前述券商分析師認為,TCL在中大尺寸面板方面的實力已經可以和京東方相比,在小尺寸方面仍不如京東方。“京東方是大中小通吃。”他說。不過他認為,TCL暫時還不會和京東方形成你死我活的較量,雙方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都是韓國企業(yè)。

  “彩電代表的是低端制造業(yè),正在由中國向東南亞轉移;泛半導體(面板)代表的是高端制造業(yè),正在由韓國和中國臺灣向中國大陸轉移。”他說,“TCL現(xiàn)在選擇轉型,就是看到了這兩個趨勢。”

  來源:《財經》記者 余樂 王穎 陸玲 | 文  余樂 | 編輯

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TCL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