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由科力遠、吉利、長安、云內動力四方結盟而成的“中國混動聯盟”的發(fā)展并沒有想象的順利,預期中的困難很快到來。
2016年2月,四方在北京宣布增資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CHS“China Hybrid System”公司),以推動該混合動力系統(tǒng)在國內的發(fā)展。因為吉利、長安這兩家自主龍頭企業(yè)罕見的聯手,業(yè)內將之視為“中國混動聯盟”(下稱聯盟),并評價其“可與日系混動以及比亞迪雙;靹酉嗫购”。然而一年多時間已過,搭載CHS混動系統(tǒng)的車型卻一再推遲上市,甚至面臨“難產”的可能。
在聯盟中,吉利帝豪HEV是最早搭載CHS混動系統(tǒng)的車型,早在2015年起就曾傳聞要上市,但是此后屢屢“跳票”,至今還沒有明確的上市時間。“帝豪PHEV今年9月可能要上市,而帝豪HEV還沒有確定上市時間。”8月1日,吉利控股集團的一位人士明確地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至于車型上市時間為何屢屢推遲,該人士回應說“不清楚具體情況。”
而在長安汽車方面,甚至還沒有開始與CHS系統(tǒng)有關的車型研發(fā)。據記者了解,長安目前所推出的混合動力車型逸動藍動版以及未來將推出的CS75PHEV、CS35 PHEV等幾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均未采用CHS混動系統(tǒng)。7月中旬,長安汽車內部的一位混合動力研發(fā)專家以“此事較為敏感”為由婉拒了記者的采訪。但其仍坦言,“多方合作,本來就很難實現技術融合。”
但在另一方面,中國的混合動力市場正在被外資瘋狂占領。一年多以來,以“豐田雙擎”、本田“銳·混動”為代表的合資混動車型紛紛推出。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來自深圳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yè)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在核心技術上,突破沒有想象得那么順利:“吉利主要在解決發(fā)動機與電機之間的深度匹配和標定問題,這是CHS這套混動系統(tǒng)未來能否一炮而紅的關鍵。”
但對于聯盟內部來說,遲遲未能打入市場,使得成本不斷上升,企業(yè)負擔極大。從科力遠發(fā)布的公告來看,目前該公司還處于虧損狀態(tài),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混合動力系統(tǒng)處在投入擴大階段,尚未取得效益。公告中還顯示,其目前在上;赜1.5萬套的產能在投產,另外在廣東佛山有年產30萬套的基地將于今年年底建成,這些不斷擴大的產能將如何消化?
在記者的采訪中,有多名專家提到混合動力技術在國內還沒有到真正爆發(fā)的階段?屏h董事長鐘發(fā)平也曾在多個公開場合宣揚混動系統(tǒng)的先進性,但事實上截至目前,較之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混合動力仍沒能名列“新能源汽車”之中,價格高昂使得其推廣十分艱難。
“我們預計還是在2020年以后(才會大規(guī)模發(fā)展),因為現在國家對混合動力沒有補貼,成本還是偏高。”長安汽車副總裁劉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混動聯盟”將以怎樣的方式存在?而在未來,他們又是否能跳出國內凡是“聯盟”都難逃最終破裂的命運怪圈?
攻不破的技術難點
吉利目前并沒有推出帝豪HEV的時間表,而是計劃先推出帝豪PHEV。根據吉利方面提供的資料,帝豪PHEV也采用了CHS混合動力系統(tǒng),其搭載1.5L發(fā)動機,由雙電機驅動,但是電池組卻不是科力遠的鎳氫電池,而是三元鋰電池。“誰也不希望車型推出后出現一堆問題,吉利沒有貿然推出是出于對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的考慮”,一位了解CHS系統(tǒng)的技術專家認為,“但是不用鎳氫電池,顯示出CHS內部對于系統(tǒng)如何推廣產生了分歧。”
作為搭載CHS混合動力系統(tǒng)的第一款車型,帝豪HEV實際上早已展開測試,其在2015年完成了量產前的相關標定工作,并在過去一年中在重慶等地的公共出行領域試運行。根據吉利和科力遠在公開場合的表態(tài),帝豪HEV會在2016年內推向市場,不過至今也沒有蹤影。
“可靠性等問題,這個聯盟都能解決,就算效率比豐田的THS系統(tǒng)低一點問題也不大。最根本的是成本,否則這套混動系統(tǒng)早就上市了。吉利兩年前在車展上就展出了帝豪的油電混動版本,但就是不敢上市。”一位技術人士分析道。豐田目前在中國推出的產品,基本上實現了混動力版本與燃油汽車版本價差在一萬塊以內。但對于中國企業(yè)來說,這種成本實現,還有很長距離。
首先,搶先成功開發(fā)混合動力技術的日本企業(yè),特別是豐田,在充分享受了混合動力車帶來豐厚紅利的同時,也設置了重重的技術壁壘,阻止其他汽車廠家進入。特別是起步晚、技術能力薄弱的中國車企,在面臨如何突破這一技術壁壘上,難言樂觀。這直接影響了我國在汽車發(fā)展技術路線上的選擇,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曾直言,中國車企要避開這一“技術陷阱”。
“日本企業(yè)向國際標準化組織申報,把日本的混合動力標準變?yōu)閲H標準,這也影響了我們。傳統(tǒng)混合動力以豐田為代表,已經設計了若干個技術陷阱,我們千萬不要碰它。”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以“混合動力”為關鍵詞,可以搜到超過三百件豐田的發(fā)明專利。豐田就是通過層層專利,使得其他汽車企業(yè)一旦采用相似的發(fā)明,就必須向豐田交付技術授權費用。
盡管如此,眾多中國本土企業(yè)仍然在前赴后繼地投入真金白銀,試圖打破壟斷。“中國混動聯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這套系統(tǒng)并沒有特別的創(chuàng)新之處,只是在繞開豐田專利的情況下,實現了與豐田THS系統(tǒng)十分接近的結構和工作模式,同時還有利于規(guī)避自己的技術弱項。”一位技術人士表示。
但該技術仍有自己不可避免的缺陷,“他們現有的技術能力只能做到某種程度,他這套系統(tǒng)很復雜,也有一堆弊端,比如發(fā)動機是第一個坑(非阿特金森循環(huán)發(fā)動機),雙電機同側的熱管理是第二個坑,發(fā)動機不能完全的單獨驅動是第三個坑,純電模式單電機驅動動力弱是第四個坑。”一位汽車工程師向記者指出。
共2頁 [1] [2] 下一頁
吉利稱沃爾沃沒有獨立上市計劃 注入吉利是優(yōu)先選項
吉利沃爾沃聯姻七年一熱一冷 沃爾沃沉默得讓人擔心
吉利沃爾沃成立合資公司 強強聯合or逆水行舟?
吉利汽車固鉑輪胎車隊問鼎2017絲綢之路拉力賽三強
吉利購寶騰被擔憂拖累2年 自主品牌汽車密集投資東盟
搜索更多: 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