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舒適、安全保障、精神愉悅,成為老年人旅游的三大核心訴求。”攜程自營國內負責人張祺表示,現在的老年人還會關心旅行途中是否有無線網絡,他們希望把旅行的快樂與人分享。而且他們也會樂于參考“網紅”或是他人的推薦,喜歡熱門景點和路線。
付一夫認為,老年人的消費需求正向高水平、高層次和多元化方向發(fā)展,高品質、享受型消費受熱捧。越來越多的老人愿意在旅游、健康、教育等方面增加投入。
中國老年大學協(xié)會統(tǒng)計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共有各級各類老年大學和老年學校6.2萬所,在校學員800多萬人,參加遠程學習的學員有500多萬人,已基本形成省、市、縣、鄉(xiāng)辦學網絡。
除了旅游、教育消費外,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豐富、個性化?诒I了么數據顯示,在武漢,老年人對足療按摩、KTV等消費更感興趣,他們在這些消費項目的投入比例穩(wěn)居全國第一;在上海,老年人熱愛嘗鮮、追求時尚,會在網紅咖啡、奶茶或是閱讀、運動健身等方面消費更多。對美容美發(fā)等消費,甘肅蘭州的老年人興趣很高。
優(yōu)質服務要跟上
老年人急需的產品和服務供應仍顯不足,要考慮到老年群體身體和心理狀況的特殊性,為其提供更具個性化的產品
“我父母很喜歡旅游,但是市面上適合老年人出游的產品選擇不多。”上海市某銀行職員張芳梅說,去年父母報了一個旅行團,行程安排比較緊張,有些娛樂項目也不太適合老年游客。最后一趟走下來,老人有點身心俱疲。“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為老年群體量身定制的旅游產品。”張芳梅表示。
張祺介紹,在旅行中,老年游客對住宿、用餐、游玩等服務的要求更高,更加強調舒適輕松、安全放心、服務貼心等,旅游計劃的制訂要充分考慮到老年群體身體和心理狀況的特殊性,為其提供更符合需求、個性化的產品。比如,少安排一些熱氣球、滑雪、上山下海等激烈的活動項目。
付一夫表示,雖然老年人消費潛力巨大,但市場供給仍有不足,包括定制化服務不足、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從數據上看,目前全球老年用品有6萬多種,但我國僅有2000多種,個性化的、專供老年人的產品和服務依然短缺。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老齡經濟與產業(yè)研究所副所長王莉莉認為,老年人的消費行為容易受到焦慮心理、補償心理、趨利心理等影響,與其他群體有明顯差異。企業(yè)應以需求為導向,開發(fā)設計個性化老齡用品、提供人性化服務,才能真正提振老年消費熱情、拓展銀發(fā)消費市場。
“不僅要優(yōu)化消費市場供給,還要通過完善養(yǎng)老保險等保障制度,打消老年人消費顧慮。”付一夫說。
中國老齡協(xié)會副會長吳玉韶說,要從需求側和供給側同時發(fā)力,深入研究老年人消費現狀、消費特點和消費心理,引導老年人樹立科學理性健康的消費新理念,推動老年人消費轉型升級,把服務億萬老年人的“夕陽紅”事業(yè)打造成蓬勃發(fā)展的朝陽產業(yè)。
來源:人民日報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老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