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新消費頻道 >> 正文
在豬漲價的“風口”上,人造肉“飛”起來了

  “與畜牧業(yè)生產牛肉相比,我們只用了1/20的土地和1/4的水資源。”2018年4月,帕特里克·布朗接受《時代》周刊訪問時表示。科技大佬們積極地為“肉類替代品”研發(fā)慷慨解囊。

  Impossible Foods獲得了比爾·蓋茨的青睞,谷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謝爾蓋·布林則曾為荷蘭科學家的干細胞培養(yǎng)肉研究投資。

  2013年,這款由細胞培養(yǎng)肉做成的牛肉漢堡在英國倫敦一家餐廳亮相,引發(fā)轟動。研發(fā)人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血管生物學家馬克·波斯特表示,“這種人造牛肉的商業(yè)化生產,至少還需要20年才能實現。”

  當時也有科學家質疑,動物細胞培養(yǎng)肉需要從牲口身上獲取干細胞,且不能重復使用,無法從根本上替代牲口養(yǎng)殖。

  植物肉在量產和替代方案上顯然更具優(yōu)勢,同時避開了動物細胞培養(yǎng)肉涉及的監(jiān)管和倫理等諸多問題。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球有十余家“替代肉”公司,包括植物肉和動物培養(yǎng)肉公司,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荷蘭、以色列等國家。

  以Beyond Meat為例,采用植物蛋白為原料,制成漢堡、碎肉和香腸在食品連鎖店、快餐店和超市等渠道銷售。今年7月,作為“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發(fā)布了第二季度財報,當季公司凈營收6730萬美元,同比增長287%,遠超此前預期。

  國內A股“人造肉”概念股也跟風大漲。6月9日,雙塔食品回復投資者稱,“公司與客戶通過溝通落實,得知公司的蛋白原料有通過經銷商供應給Beyond Meat”,股價隨之飆升。8月中披露的上半年年報顯示,雙塔食品營業(yè)收入11.5億元,凈利潤9312.7萬元,同比增長38.6%。

  “5月美國的Beyond Meat上市后,中國國內平均每月都有3~4個同類新公司注冊,集中在北上廣深和東南沿海地區(qū),全國目前以植物肉為產品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已有10家左右。” 薛巖介紹說。

  “珍肉”就是在今年8月16日新注冊成立的食品科技公司,將于中秋節(jié)前后推出首款產品——植物肉月餅,以豌豆蛋白為主要原料,模仿牛肉風味。創(chuàng)始人呂中茗強調,月餅只是第一步,后續(xù)會根據市場反饋對產品的風味和形態(tài)進行改良。

  這并不是呂中茗的首個創(chuàng)業(yè)項目。2015年,在美讀書的呂中茗回國創(chuàng)立了運動營養(yǎng)品牌“腹愁者”,是國內最早的蛋白棒品牌之一。

  由于對流行營養(yǎng)趨勢的長期關注,呂中茗那時就對植物肉有所耳聞,“這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零膽固醇的綠色食品,未來一定是趨勢,只是當時的創(chuàng)業(yè)時機還不成熟。”呂中茗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201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發(fā)展綱要(2014-2020)》,在“基本原則”中寫道,要“傳承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的優(yōu)良膳食傳統(tǒng)”。

  “經過多年引導和市場教育,消費者購買食品已經出現了從量到質的轉變,飽腹不再是目標,大家越來越注重健康、天然的植物源食品。”

  薛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加之資本風口的到來,植物肉、植物奶等食品當前的發(fā)展情形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呂中茗也抓住了這個時機,“不只是賺錢,更是掌握未來,改變世界。”

  英國銀行巴克萊5月份發(fā)布的研究報告,預測10年后全球肉類市場的規(guī)模將達到1.4萬億美元,其中“替代肉類”的市場占比將從目前的不到1%提升到10%,即1400億美元。

  對“人造肉”存在泡沫的質疑一直都有。此前《中國證券報》報道,Beyond Meat股份約有51%遭到賣空,專業(yè)分析做空數據機構S3 Partner的研究主管伊霍爾·杜尚斯基曾表示,Beyond Meat已位列美股市場前十大被做空的公司之一。

  在“人造肉第一概念股”的光環(huán)下,Beyond Meat公司成立十年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其招股書顯示,2018年虧損較2017年縮窄,但仍有2989萬美元,這也是今年第一季度財報發(fā)布后股價出現暫時下跌的原因之一。

  “泡沫確實存在,但更多的是質疑股票漲得太夸張,而不是植物肉本身,這仍是目前資本最認可的項目之一。”珍肉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洪小齊說。

  “目前國內植物肉融資都在千萬量級以內,初創(chuàng)公司還處于起步階段,泡沫固然有,但益處顯然多于弊端。”薛巖的觀察不無道理,比照美國市場調研,漢堡王在引入植物肉產品“不可能皇堡”后,客流量增加了18%。

  挑戰(zhàn)

  與帕特里克·布朗的雄心相比,國內從業(yè)者則保守得多。多位受訪對象表示,他們只是想為“彈性素食者”提供另一種“肉”,豐富其餐桌選擇,并不追求替代動物肉。

  價格過高可能是植物肉短期內無法取而代之的原因之一。在美國,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的人造肉餅定價都在12~16美元/磅,約合81~109元/斤,是中國大陸市場上普通牛肉的2到3倍。青苔行星的“超級漢堡”選用Impossible Meat植物肉為食材,售價88元。

  “植物肉是高附加值產品,國內食品工業(yè)連續(xù)多年增長放緩,植物肉正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增長點。” 薛巖介紹說,今年5月起,國內各大傳統(tǒng)食品企業(yè)紛紛開始市場調研,以補充其植物蛋白產品的空白。傳統(tǒng)企業(yè)有生產和銷售渠道優(yōu)勢,正摩拳擦掌,準備入場。

  與國外相比,國產植物肉的優(yōu)勢在于有傳統(tǒng)豆制品加工基礎,“產業(yè)鏈完整,可以實現規(guī);⒓s化生產,從而降低成本。”薛巖舉例說,單山東省的大豆蛋白加工量就占到全球的40%~50%,豌豆蛋白加工產量能占全球80%以上。

  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yè)聯(lián)盟植物肉專委會秘書長、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波算了一筆賬,2018年,中國植物肉制品市場容量是50萬噸,而去年進口大豆有9000萬噸,榨油后剩余餅粕約合7200萬噸,其植物蛋白含量按50%計算,即3600萬噸純植物蛋白,如果全部用來加工成植物肉,是目前市場容量的70倍不止。“由此可見,市場空間還很大。”張波表示。

  據業(yè)內人士透露,植物蛋白價格約合20元/公斤,假如批量生產人造肉,成本還要再打折扣,具備低于肉類價格的基礎。呂中茗預測,未來5年內,全球植物肉均價將比其對標的普通肉類便宜60%左右。

  另一個問題是監(jiān)管。長久以來,素肉一直歸為豆制品監(jiān)管范圍,食品的安全衛(wèi)生由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負責。“植物性食品產業(yè)聯(lián)盟植物肉專委會在呼吁行業(yè)自律的同時,也在配合有關部門,呼吁政府制定規(guī)范,包括產品標準、原料標準和定義標準等等。”劉銳補充說。

  今年6月,陳穗文與吳雁姿又合伙創(chuàng)立了一家食品科技公司,推出植物肉初創(chuàng)品牌Starfield,和素食企業(yè)“鴻昶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達成合作,產品將于9月面市。包括青苔行星在內,Starfield已經拿到二十多家餐廳的意向訂單,餐廳主廚已經開始研發(fā)新的植物肉菜品。“前期我們主要做To B端的產品,以肉碎的形態(tài)呈現,廚師可以根據需求做很多菜式,比如肉醬意粉、披薩、豬扒或漢堡。”陳穗文說。

  “到今年年底,能夠拿出人造肉產品的公司至少會有50家。” 薛巖預測道,畢竟,大家都在等這個風口。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李明子)

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人造肉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備13037369號-2 紅商網REDSH.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