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 >> 新消費頻道 >> 正文
車廂內(nèi)飲食可能被記入信用檔案引起關(guān)注,地鐵禁食“一刀切”,你支持嗎?

  能不能在地鐵上吃喝一直以來就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有人認為可以吃,因為沒有影響到他人。但也有人認為不可以,因為地鐵是公共場所,一些味道比較大的食物影響了別人的乘車體驗,飲品的灑漏甚至還可能造成安全隱患。一些城市出臺規(guī)定禁止地鐵上飲食,很多人贊成,但也有人質(zhì)疑。

  5月22日下午3時40分,北京地鐵10號線三元橋站,一名女士手拿著一份盒裝冰淇淋進入了地鐵車廂。旁邊的人看了她幾眼,都沒有說話。不遠處站著一名乘務管理員,向女士這邊瞅瞅也沒有說話。女士一直在吃,直到呼家樓站下車。而車廂內(nèi),拿著奶茶、飲料的人不在少數(shù),有的乘客還時不時飲用。

  5月15日,新修訂的《北京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和《關(guān)于對軌道交通不文明乘車行為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的實施意見》同時開始實施。在《乘客守則》中明確規(guī)定,不得在地鐵車廂內(nèi)飲食。同時在《實施意見》中明確,在地鐵車廂內(nèi)飲食可能會被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這引起了社會廣泛關(guān)注。

  能不能在地鐵上吃喝一直以來就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有人認為可以吃,因為沒有影響到他人。但也有人認為不可以,因為地鐵是公共場所,一些味道比較大的食物影響了別人的乘車體驗,飲品的灑漏甚至還可能造成安全隱患。一些城市出臺規(guī)定禁止地鐵上飲食,很多人贊成,但也有人質(zhì)疑。

  禁食令 是否支持有分歧

  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對是否支持地鐵禁食,受訪者都給予了肯定回答。然而,對禁食的條件和方式卻各有各的見解。

  “以前覺得沒有必要限制在地鐵上吃東西。但是有一次見到有人吃豬肉大蔥包子,那個味道實在很大,那時就有點理解為什么要在地鐵上禁食了。”在北京一家國企上班的小馬說。

  小馬上班每天乘坐地鐵要2個小時,單程超過50分鐘。她的印象里,在地鐵上吃東西的人很少,倒是不少人都在喝一些奶茶、咖啡等飲料,還有人上下班時會帶一些食物,雖然不吃但味道不小。

  從不理解到理解,小馬對地鐵禁食的規(guī)定因為自身經(jīng)歷有了轉(zhuǎn)變。與小馬不同的是,小林從一開始就支持地鐵禁止吃東西。小林在上海的一家國企工作,之前每天都是乘坐地鐵去上班。“上海地鐵里面很少有人吃東西。即使有,也沒有造成特別差的印象,所以也記得不是很清楚。”小林說。

  有的人也支持地鐵禁食,但是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小靳在北京的一所高校工作,他每天乘坐地鐵的時間是110分鐘。當記者問他對在地鐵上飲食的看法時,小靳說:“上下班時,有時饑腸轆轆,看到別人吃我也想吃。”但據(jù)他觀察,在地鐵上吃東西的人確實很少。

  小靳沒有明確支持地鐵上禁食,“吃,對我沒有什么影響。不吃,對我依然沒有什么影響。”不過,小靳也表示,如果因為在地鐵上飲食引起了公共衛(wèi)生問題,那還是應該要禁止飲食。

  小楊和小靳的想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小楊在深圳工作,每天也是要花費2個小時在地鐵上。據(jù)小楊描述,從他去深圳工作之后,沒有在深圳的地鐵上碰到吃東西的情況,“感覺深圳人還是比較自覺的。”

  然而,對于能不能在地鐵上吃東西,小楊表示,只要不影響他人,吃與不吃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如果吃東西,味道不要太大,高峰時段不要吃。”小楊說。

  “對于地鐵是否禁食,我認為不要‘一刀切’地回答是與否,而要考慮每個城市的特殊性。”武漢大學城市設(shè)計學院院長李志剛說。他表示,首先地鐵禁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乘車環(huán)境,但在地鐵上飲食有可能是生活所迫,也有可能是生活習性使然。其次,如果實行禁食令,還需考慮這個城市是否有足夠的人力、物力確保規(guī)定執(zhí)行。一方面,城市的公共安全資源不可能大量投入其中,禁食令面臨取證難、執(zhí)行難的問題。另一方面,一旦禁食令被確立,就不應該形同虛設(shè)。

  執(zhí)法難 特殊情況要考慮

  記者在北京市的地鐵上隨機采訪了一些乘客,大家都表示了對出臺地鐵禁食令的理解和支持,但是也希望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對飲品的限制,對沒有刺激性食物的限制等。

  記者在北京地鐵10號線車廂中采訪了一位地鐵乘務管理員。他告訴記者,在新修訂的《乘客守則》出臺之后,加強了對飲食方面的管理。但更多的是以勸告為主,而且主要是針對那些有刺激性的食物。一般的食物,如果不影響他人,就不會干預。

  此外,這位乘務管理員告訴記者,地鐵方面要求他們盡量柔性管理,不要和乘客起沖突。如果遇到不聽勸告的乘客,就使用隨身攜帶的攝像頭拍攝乘客的視頻,然后交到上級,由地鐵站管理層去處理。

  目前,除北京之外,上海、南京、西安、廈門等城市都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禁止在地鐵上飲食的規(guī)定。南京、西安、廈門制定了詳細的處罰措施。

  小張在南京就有過一次被處罰的經(jīng)歷。根據(jù)《南京市軌道交通條例》規(guī)定,禁止在車廂內(nèi)飲食,飲品僅限于瓶裝礦泉水和自帶茶水,瓶裝飲料等都禁止飲用。小張當時攜帶一杯奶茶進入地鐵站,并在車廂內(nèi)飲用,結(jié)果被地鐵執(zhí)法人員看到,當場給予警告并開出了罰單。

  “罰款的錢數(shù)不多,更多是起到了宣傳的作用。尤其當時是假期,能有更好的效果。”小張向記者表示。

  在大城市上班,許多上班族會面臨通勤時間達到1小時以上的情況。而對于一些體質(zhì)虛弱或者患有疾病的人來說,及時補充一些食物或者水分就很有必要。這就與地鐵禁食令的規(guī)定產(chǎn)生了矛盾。

  小馬在采訪中就表達出了同樣的疑問:“如果有低血糖癥狀出現(xiàn),在車廂里面吃了一顆糖,那算不算違反規(guī)定?應該如何處罰?”

  許多城市雖然有明確規(guī)定禁止飲食,但法外有情,對于病人、嬰幼兒等有特殊情況的乘客,地鐵方面也會給予照顧。

  此外,較長的通勤時間會導致很多上班族選擇在路上吃早餐,有時著急在地鐵上吃東西就不可避免。小馬的公司提供早餐,所以她沒有在地鐵上吃早餐的需求。“出外勤時很想帶點東西在地鐵上吃,但想想還是忍住了,不給別人添麻煩。”結(jié)果就是不吃或者迎著風走在路上隨便吃兩口。

  上班族的這些需求應該得到重視。“現(xiàn)在,不同社會群體的需求多元化。面向‘以人為本’的社會發(fā)展目標,人性化、精準化管理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李志剛說。

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地鐵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guān)注『書仙笙』:結(jié)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備13037369號-2 紅商網(wǎng)REDSH.com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