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剛剛過去一周,收取快遞成為不少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不料,煩惱也因此產生。近日,有不少市民打來電話反映說,快遞員沒打招呼就將自己的快遞放在了快遞柜或者代收點,結果造成自己拒收失敗,只能另付快遞費,甚至還有人因此丟失了所購物品。
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近年來智能快遞柜、快遞代收點大量普及。但與此同時,不少人卻反映,收件反而沒那么方便了,“送的快了,但也懶了”。那么,快遞員是否有權未經(jīng)允許就可將快遞存放于快遞柜、代收點呢?律師介紹,根據(jù)我國《快遞暫行條例》相關規(guī)定,快遞應由收件人或代收人當面驗收,即使要放快遞柜、代收點也應該事先告知客戶并取得許可。
便捷代收引發(fā)不便
作為網(wǎng)購一族,王女士日常喜好就是在網(wǎng)上“買買買”。11月6日下午,在家中休息的王女士習慣性地查看包裹信息,結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中通快遞包裹早在兩個小時前就已經(jīng)被簽收了。“但我根本沒收到東西啊。”仔細查看后她發(fā)現(xiàn),該包裹的簽收地點是自家小區(qū)外側隔著一條馬路的洗車行,這讓她感到非常氣憤。“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把我的快遞放在洗車行了,我明明在家,快遞員連個電話也不給我打,就私自把快遞放那兒了,如果不看手機我都不知道快遞已經(jīng)到了。”隨后,王女士撥打了負責派件的中通快遞員電話,詢問自己的快遞為什么被送到了洗車行。對方告訴她,小區(qū)外的洗車行是快遞公司合作的快遞代收點,以后所有的快遞都會被放在那里。“那個洗車行離家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并且放快遞的就是一個三層的鐵架子,根本沒人看管,任何人去了都可以拿,非常不安全,丟了都不知道是誰拿的。”除此之外,快遞被放在代收點后,收取麻煩也很讓王女士不滿。據(jù)她介紹,她和愛人一般下班時間都比較晚,而洗車行晚上8點時就會關門,“很多時候根本來不及取件,非常不方便”。
無獨有偶,住在潘家園附近的孟先生近日也因為快遞“被簽收”而煩惱。他告訴北青報記者,“雙十一”期間自己買了不少東西,但由于網(wǎng)絡、活動變化等原因,有一些訂單重復了。自己原本已經(jīng)跟商家溝通好要退貨,可是由于快遞已經(jīng)發(fā)出,所以只能通過拒收來返還貨物。“預售和當天活動套裝不太一樣,覺得活動當天的更合適自己,就打算退了預售那個訂單,賣家也很理解,讓我直接拒收就行。”但孟先生沒有想到,自己的快遞還是“已簽收”了。他介紹,其所在小區(qū)的快遞柜為中郵速易遞,負責派件的快遞員把快遞放在里面后,物流信息就成了“已簽收”。“我當天其實在家,但別說沒電話,連短信也沒有,要不是自己查了,根本不知道快遞已經(jīng)到了。現(xiàn)在沒辦法,只能自己拿回來,再找時間寄回去,很麻煩。”
除了麻煩、無法拒收外,快遞被直接放在快遞箱、代收點的安全也是不少人擔心的問題。天通苑某區(qū)住戶徐先生介紹,今年夏天時他在網(wǎng)上網(wǎng)購了兩部手機,快遞員未提前通知就放在了快遞代存點,結果造成手機丟失。“后續(xù)再投訴什么的,真的很耗時間,如果提前說一聲,不就沒那么多事了嗎?”
客服電話投訴效率低
北青報記者搜索發(fā)現(xiàn),各大社交網(wǎng)站上對快遞柜、代收點的“吐槽”一直居高不下。不少網(wǎng)友反映,有了快遞柜后,即使自己在家,快遞員也會直接將快遞投放到快遞柜、代收點,沒法當面檢查快遞有無破損外,也給一些老人、孕婦之類的用戶帶來了麻煩。“本來網(wǎng)購就是為了可以送貨上門,現(xiàn)在好了,還得自己拿。”
孟先生說,自己不是不能理解快遞員把快遞放快遞柜、代收點,“畢竟大部分上班族白天都不在家,派件確實困難”。但令他氣憤的是,快遞員擅自決定之前根本沒有和自己進行溝通,“經(jīng)常是我明明在家,也不送。這就不是方便了,完全是偷懶”。更令他不滿的是,自己想要投訴解決這個問題,卻十分困難。“和快遞員說過幾次,沒有用,而且人也老換,我也沒辦法提前知道今天派件的快遞員會不會直接放柜子里。給圓通打電話投訴,永遠接不到人工那一步,經(jīng)常輸入幾次訂單號都會提醒我錯誤。”11月15日,北青報記者利用孟先生提供的訂單號嘗試在圓通官方客服電話進行投訴,結果幾次輸入訂單號后,均顯示識別錯誤。孟先生說:“幸好我是手機輸入的,能對比,不然根本沒法解釋為啥我明明輸了‘222’客服電話就非識別成‘22’,每次都是類似問題。” 共2頁 [1] [2] 下一頁 “限塑令”十年效用漸弱 外賣快遞成塑料袋新大戶 十年雙11 半部快遞史 快遞擅放代收點 遭遇糾紛誰擔責? 快遞業(yè)騰飛:科技投入不斷加大 智能分揀各顯神通 雙11剁手過后 上億快遞包裝去哪兒了? 搜索更多: 快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