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舍祺也在該電腦城開了一間鋪面,主營組裝電腦。他的答復與鄭彬一致:“在一點公益上購買產品,選擇讓利系列不同,產品價格就不同。”他提醒筆者:“如果確實需要這個產品,你可以(通過一點公益)來買。但如果只是為了等返利,買了又用不到,那就沒必要在這里買了。現在很多商家在刷單,刷高了后面就沒錢了,空了。”
“6月30日之前,是一點公益高速發(fā)展時期,隨著消費高峰的到來,平臺上出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刷單。”陳加民也曾這樣說。
徐承文在江蘇徐州經營一家汽配店,6月初,他在一點公益上注冊成為信使。筆者以信使身份與他取得聯系,他在交談中說:“我本金投了大概30萬,24系列里差不多有24萬,剩余的五六萬在6系列和12系列。”到7月末,他的24系列返利沒回本,還差5萬。
“你可以真實購物,也可以刷單。”徐承文告訴筆者,他也已經在一點公益辦理了商家入駐。“刷單的話,你給我2.4萬元,我?guī)湍阍谄脚_上登記成10萬元,而你最后拿到的返利跟真實消費一樣,都是10.9萬元。”為了取得筆者信任,徐承文主動透露,目前他在平臺上的消費基本都是刷單,7月份店營業(yè)額也有三百多萬。“一個月的時間,你讓我賣什么我也賣不出三百多萬。”
“我先給你刷上,等你那兒顯示了,你再打錢給我。”袁倍衍也是一點公益的入駐商家,他在江蘇淮安經營一家五金店。“要想消費12系列,你就出1200塊,我給你1萬的額度。”
商家刷單算法基本一致,但也有些商家會額外收取手續(xù)費。趙勤提醒筆者:“一定要找對商家,有些商家會多收錢,比如消費12系列,你刷一萬的額度,他管你要1300元甚至1400元。”趙勤7月初在12系列刷單,投進1.2萬元本金,拿到了10萬元的額度,按平臺激勵模式,他最終可以拿到5.5萬元的讓利。
為了規(guī)范商家運營,制約加價和惡意刷單等非正規(guī)交易行為,5月28日上線的一點公益2.0版植入了收銀系統(tǒng),要求采集交易雙方身份、商品明細和支付方式數據。同時,平臺加大監(jiān)管力度,對于讓利款超過1萬元的交易,商家必須上傳發(fā)票和銀行支付憑證。“但是由于前面一段時間存在大量的不正規(guī)交易,平臺突然邁向正規(guī)的時候,有的商家就接受不了。”陳加民表示很無奈。
龐氏騙局?
“宣稱有如此高的預期收益率,很大程度上難脫龐局的嫌疑。”
在一點公益,消費者在平臺消費累計滿500元可獲一顆愛心。而愛心又可以換成信使豆,商家讓利給平臺的讓利款稱之為信使豆,一顆信使豆相當于一元。
“信使豆激勵建立在后續(xù)消費者的消費基礎之上。”陳加民說,“這是已經告訴過消費者的,后面只要有新的消費你就能獲得激勵,后面沒有消費你就沒有激勵。”
然而,平臺上大量出現的刷單行為,做大了前期消費者的消費金額,在這種情況下,平臺必須擁有足夠多的后續(xù)消費才能支撐起激勵數據。但由于商家加價和刷單現象的普遍存在,不管后續(xù)消費者選擇真實消費還是虛假消費,都要將本金投入平臺,以獲得激勵,這使他們在消費時更加謹慎。尤其是當其了解到前期消費金額的規(guī)模時,更多人選擇在外觀望而不敢進入。隨之而來的,是前期消費者每日獲得的激勵越來越少。
7月份之后,商家入駐情況疲軟,平臺消費額日漸低迷,信使激勵出現斷崖式下跌。在讓利6%的商家消費,7月5日,1個愛心可換22.21顆信使豆,到7月30日,1個愛心就只能換0.01顆信使豆。
“我膽子小,……我不敢動。”劉欣屬于站在平臺外觀望的那一類人,“(一點公益)既不投資,又不理財,激勵的錢從哪里來?那不就是拆東墻補西墻,萬一墻拆完了又咋辦?”
自2016年8月1日起,一點公益運營中心將對商家的激勵比例從原來的50%上調到90%,同時將對信使的最高激勵比例從原來的109%下調到99%,可這次挽救的效果似乎并不明顯。
質疑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龐氏經濟學與全球經濟危機》作者、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鐘茂初告訴筆者:“(一點公益)所論及的經營模式,宣稱有如此高的預期收益率(返利),很大程度上難脫龐局的嫌疑。” 共5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搜索更多: 一點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