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餐網 何沛凌
一度在上海家喻戶曉的老字號快餐品牌,正淪為“時代的眼淚”。
上海人家喻戶曉的新亞大包,淪為“時代的眼淚”了?
近日,有多家媒體報道,昔日遍布上海街頭,門店數一度達到百家的老字號快餐品牌——新亞大包,近年來一再關店,如今似乎只剩最后一家門店在苦苦支撐了。
近年持續(xù)關店,如今僅剩一家門店?
新亞大包,目前到底還有幾家店?
紅餐網查詢百度地圖發(fā)現,地圖上顯示的“新亞大包”僅有3家,分別是新亞大包興國路店、海寧路店、東亭路店。
而后,紅餐網分別撥打了這三家門店的電話,其中,海寧路店的電話已經顯示“空號”,其余兩家門店均回復稱“仍在經營”。
但值得注意的是,據光明網報道,新亞大包機場鎮(zhèn)東亭路門店早已改為“新俹大包”,應該已經與新亞大包沒什么關系了。
對此,紅餐網致電上海錦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詢問其門店數是否僅剩1家時,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我們不方便回應。”
種種跡象不難看出,新亞大包的門店數確實只剩一兩家了。大批上海消費者的感觸也證實了這一點。
新亞大包被曝大規(guī)模關店后,不少上海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惋惜。
網友愛穿運動短褲的女王:新亞大包曾經是紅遍上海灘的連鎖店,現在真成時代的眼淚了。
上海市民周先生:挺遺憾的,小時候我都在新亞大包買早餐,一個大肉包只要2.5元。
網友Fionaaaa:小時候覺得新亞大包很時髦,因為那時快餐店很少,而它家?guī)缀跏裁闯缘亩加校昀镞有點唱機。
據了解, 新亞大包巔峰期一度在上海擁有100家門店,近年來門店一關再關 。如今僅剩的門店,生意似乎也并不出色。
今年7月時,大眾點評網友“老阿姨_1918”就表示,新亞大包的生意十分蕭條,興國路店的大部分面積也已經租給了其他商家,只剩下很小一塊(面積)自己做。
令人唏噓的是,新亞大包興國路店斜對面就是上海著名網紅打卡地武康大樓,街上每天都游人如織。而新亞大包店門口,還有一處“網紅”攝影機位,大批游客會聚集到此拍攝武康大樓。
而他們當中卻鮮有人知,身后的這家中式快餐店,曾經也是上海紅極一時的“網紅”品牌。
主打包子+快餐,性價比高,曾開出100家店,遍布上海街頭
新亞大包確實有過一段可以稱作是“輝煌”的歷史。
1991年,新亞大包的前身“新亞快餐”成立。1993年,新亞快餐正式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開業(yè)大概五年后,新亞快餐陷入營收下滑的窘境,最終被新亞集團整體轉讓,草草收場。
1997年,新亞集團吸取了新亞快餐的教訓,創(chuàng)立了新亞大包 。
新亞大包定位中式快餐店,客單價在8元左右,主打包子類產品,此外還提供油條、豆?jié){、小籠包、澆頭面、蓋澆飯等數十種中式快餐。得益于產品口味好、性價比高,新亞大包很快就俘獲了大批上海市民的心。
生意火爆后,新亞大包的門店快速擴張!稖罱洕2005年5月刊登的一篇報道稱,2001年時,新亞大包就在上海開出了99家門店,星羅棋布一般出現在上海的街頭巷尾。 [1]
從1家店到99家店,新亞大包只用了短短4年。但從99家店前進到100家店時,新亞大包卻遲遲沒能迎來突破。
究其原因,原先競爭者寥寥的中式快餐賽道,開始變得擁擠。2000年前后,各具特色的快餐“新面孔”涌現,新亞大包開始失去“新鮮感”。
嗅到了危機的新亞大包,選擇引入外來“血液”,通過強強聯合增強自身實力。
2003年6月,新亞集團宣布與香港大家樂集團合作 ,共同組建了上海新亞大家樂餐飲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冊資本為6867萬元,新亞股份與大家樂各占50%股權,管理“新亞大包”和“大家樂”兩個快餐品牌。 [2]
新成立的新亞大家樂公司立即啟動了擴張計劃:5年內,“新亞大包”將在華東地區(qū)開到100家連鎖店,同時拓展全國市場。 [3]
轉眼第二年,新亞大包的門店總數就達到了100家。而這也是品牌“最后的高光時刻”。
“100”這個數字沒能維持太久,僅又過了一年,到了2005年時,新亞大包的門店數就“崩塌”至70多家。 [4]
見勢不妙的新亞大包,急忙謀劃“改頭換面”,并對外豪言稱將在3年內投資約2500萬元改造所有門店,改造后的門店色彩以橙色和黃色為主,桌椅布置類似大家樂和肯德基的風格。
此外,新亞大家樂還稱要在2005年內將“新亞大包”門店擴張至上海以外地區(qū),如江蘇和浙江。 [5]
然而話音未落,新亞大家樂公司對于擴張的態(tài)度就急轉直下。2005年年末,該公司在接受東方早報等媒體采訪時表示,新亞大包的門店數已經縮水到了73家,品牌擴張計劃將放慢腳步。
而這一“放”,新亞大包的門店數便開始持續(xù)萎縮,再不復往日輝煌。
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食客發(fā)現,在上海已經快“找不到新亞大包”了。
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