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職業(yè)餐飲網(wǎng) 劉妍
餐飲的江湖里從不缺少“傳奇”。
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位于北京青年路的“老張拉面”,便是這樣一個存在。
它是為數(shù)不多每天晚上9點才開門的拉面店;
被稱為“北京的深夜食堂”,引得各路明星、網(wǎng)紅紛紛來打卡;
開了三十多年至今連個像樣的門頭都沒有……
在大眾的認知里,網(wǎng)紅店大多如一陣風,但老張拉面卻是一家沒有任何經(jīng)營策略、純靠“熬”出來的“網(wǎng)紅店”。
而在老張身上,我們也看到了許多餐飲人共同的影子:幾十年如一日只專心做好自己的產(chǎn)品。
“火”:“青年路的白天屬于大悅城,夜晚屬于老張拉面”
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最不缺的就是拉面館,但距離朝陽大悅城直線距離不到200米的老張拉面,是唯一一家深夜才開始營業(yè)的面館。
但就是這樣一家看似普通的街邊小店,卻有著“京城第一面館”的頭銜,被無數(shù)食客稱為“北京的深夜食堂”,火得一塌糊涂。
2017 年前后是老張拉面最鼎盛的時期。大悅城每天晚上十點準時關門,而彼時的老張拉面要等到晚上12點甚至凌晨1點多才開始賣第一碗面條,即使這樣深夜前來吃面的人隊伍依然長得看不到頭,排隊時間至少兩小時起。
“每天晚上9點下班路過停車場門口,就能看到排隊等待的人從店鋪門口外排起了10多米的長隊,一年四季皆是如此,老板不會看你站久了就提前開火。有人不理解,說都12點按時去不就行了?你去試試,怕是已經(jīng)排到青年路主干道上了。”一名曾在青年路住了8年的食客如此描述道。
三里屯、工體離這里只有7公里,從附近建筑工地的民工,到大悅城下了夜班的保安,從開夜車路過的出租司機,再到在工體玩餓了的小年輕、甚至是專門過來取材的編劇和作家,形形色色的人不約而同地奔向這里,讓老張拉面的人氣日益高漲,引得各路媒體都開始關注到老張拉面。
《男人裝》、《公路商店》等媒體早已對老張拉面進行過長文報道,有著50多萬粉絲的美食生活類大V也對老張拉面進行過關注。在社交平臺上搜索關鍵詞“老張拉面”,食客們在老張拉面的拍照打卡、發(fā)文記錄鋪天蓋地。

不僅如此,林更新、胡彥斌、喬杉、章子怡等各路明星也都來吃過老張拉面,沈騰甚至深夜冒雨前來,在微博上曬出的拉面照片引來25萬人點贊。
如今,6年過去了 ,老張拉面 在青年路商圈的人氣雖然不及其鼎盛時期,營業(yè)時間也提前到了晚上9點,但一到夜晚,店門口依然不乏長隊。
“熬”:不懂營銷不懂管理,三十年如一日只做一碗面
有人說,老張拉面是一家“不想當網(wǎng)紅,卻不得已成為網(wǎng)紅”的店。的確,老張拉面無論是裝修設計還是產(chǎn)品口味都不具備網(wǎng)紅因素,這純粹是一家“熬”出來的店。
1、三十多年只做兩件事:做面+休息
“我的生活 很簡單: 做面,休息。 每天晚上,進店,熬湯,炸辣椒,煮雞蛋,鹵豆皮,等著開張。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幾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聽起來似乎很無趣,但我一直樂在其中。 ”
在一篇自述的文章中,老張曾這樣描述自己三十多年來的賣面生涯。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