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原祎鳴
滿杯奶茶只剩一半?買10贈14玩文字游戲?新品吃出鋼絲球?“罰站式”排隊?茶顏悅色的“魔力”似乎是季度性“翻車”。

2021年2月,茶顏悅色廣告被指侮辱女性;11月,茶顏悅色宣布第三次集中閉店,長沙87家門店臨時關閉;12月,薪資與員工溝通問題引爭議。
2022年1月,茶顏悅色宣布漲價;8月,因奶茶被炒到200一杯致歉,9月,Sexytea標識引爭議。到了2023年,僅2月就因為“罰站式”排隊和“奶沫”事件兩次登頂熱搜。
茶顏悅色一內部人士告訴新浪財經,茶顏悅色已經對“奶沫”問題做出了產品升級測試,沒想到在推出之前便上了熱搜。
專家也表示,茶顏悅色在尚未告知消費者容量和相關提示的情況下發(fā)生滿杯奶茶只剩半杯的問題,是缺斤少兩和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表現,不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guī)定。
這家昔日需動輒排隊8小時以上的奶茶品牌,至今尚未走入一線城市,而如今其做法也“勸退”了不少消費者。
專家:茶顏悅色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近日,湖南一顧客購買了一杯茶顏悅色后,發(fā)現到手不久奶茶只剩了三分之一,其中還用了不少茶小凍來湊數。彼時,茶顏悅色給出的解釋為,飲品剛做出來時上面是奶沫,放久了會自己消掉,從而出現半杯的情況。
茶顏悅色一內部人士對此表示,在上述“奶沫事件”之前,茶顏悅色已經在部分內測門店測試新的優(yōu)化配方,新配方是通過升級乳品品質來讓沫泡更持久,以及更容易進行打包和外賣,沒有想到在產品尚未推出的時候便得到了如此廣泛的關注。
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陳音江對此分析道,茶顏悅色的做法很不合理,消費者對奶茶的大杯、小杯,每杯的容量有知情權。如果成品不可避免會有泡沫,茶顏悅色也可以選擇適當補充,或者事先告知消費者該情況,否則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茶顏悅色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并存在缺斤少兩的問題。
茶顏悅色口碑屢屢翻車
在黑貓投訴【投訴入口】上,茶顏悅色共有78條投訴,其中不乏店員態(tài)度惡劣、虛假宣傳、吃出異物、喝到毛發(fā)等等。
一名消費者告訴新浪財經,其在茶顏悅色官方旗艦店主頁看到了“買10件送14件”的字樣,并且明確標注了贈送的數量。

該消費者在買了13件后,仍然沒有享受到贈品,隨后茶顏悅色的客服給出的解釋為,“買10送14件”是買套餐10件不是買散裝10件。

該消費者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相關規(guī)定,商家需要明確買什么商品送什么商品(包括送的商品數量)。
該消費者在與茶顏悅色協商無果后又前往長沙市天心區(qū)坡子街市場監(jiān)督管理所投訴,相關負責人稱,茶顏悅色的行為的確違法,但程度輕微,不構成處罰。
另有消費者在購買了茶顏悅色的吐司脆后發(fā)現其中有鋼絲球,寄回廠家后對方卻表示,產品已經開封,是消費者的個人問題,因而不愿意按照《食品安全法》賠償。


“罰站式”排隊引熱議
除上述事件外,茶顏悅色的“罰站式”排隊取餐也引發(fā)了熱議。茶顏悅色門店往往排隊火爆,消費者需動輒等待8小時以上才可拿到一杯奶茶。

2022年8月,茶顏悅色進入江浙滬,南京首店開業(yè)當天因人流量過大造成擁堵,大約半小時后暫停營業(yè),甚至引來當地公安抽調警力協助商場維護秩序。有關品牌方雇人排隊、營銷炒作等爭議話題也被推上熱搜。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