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 零售業(yè)頻道 >> 正文
行業(yè)“大降溫”!餐飲人的好日子到頭了?

  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下,餐飲行業(yè)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餐飲還能不能做?未來又應該如何運營?也許從本文,大家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去年疫情在全國爆發(fā),我們以為餐飲業(yè)迎來了歷史最難的時刻,可沒想到,今年疫情又全國性地反反復復,絕大部分主要城市的餐飲業(yè)迎來了比去年更難的至暗時刻,一大批頭部品牌紛紛選擇壯士斷腕,關店裁員。

  餐飲業(yè)為什么大“降溫”?對于這個問題,網上出現了很多討論,最大的論點就是“餐飲內卷和消費力疲軟”。近日,承蒙紅餐邀請,我將對這件事情的思考和觀察寫了下來。由于這個話題特別大,我盡量從一些不同的角度表達一些觀點。

  餐飲內卷的本質是門店過剩

  自2012年國八條出臺,餐飲進入新時代,從一個不到兩萬億的市場,七年間以每年近10%的增長率,發(fā)展成2019年4.7萬億的市場,如果不是出現疫情,2020年肯定突破5萬億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口2013年是13.6億,到2020年是14億左右,在人口幾乎沒有太大波動的前提下,中國餐飲總量從兩萬億增長到近五萬億,高速增長的背后是消費力的解放。

  餐飲總量的高速增長,消費力的解放,也帶動了萬眾創(chuàng)業(yè)首選餐飲,以及餐飲品牌們紛紛定下“千城萬店”的發(fā)展目標。

  這幾年,許多城市的一條街上基本就是三店——“餐飲店,水果店,藥店”,商場里則至少50%都是餐飲店。與此同時,無論新老餐飲人都開足了馬力,一門心思快速開店,一年開幾十上百家都不算啥了,一年開幾百上千家都有不少……

  各大城市的餐飲門店越來越多。結果,2020年,疫情來了,中國餐飲總量下降到3.9萬億(我估計今年只低不高),消費總體量大幅度下滑,消費頻率又降低,門店過剩的問題自然就暴露出來了。

  其實不是沒有生意,而是生意普遍不如以前,城市餐飲門店大量過剩,引發(fā)了所謂的內卷。

  疫情管控是懸在消費力頭上的一把劍

  高鐵的快速發(fā)展拉進了城市之間的距離,過去幾年,短途旅行、周末聚會還有考察培訓等跨城市活動變得非常容易和頻繁。對于省會城市和旅游行型城市而言,大量的外來游客成了餐飲業(yè)的主力消費軍。

  除了游客經濟外,很多城市本地人的消費頻率也被激發(fā),畢竟,外地朋友來了,我們肯定得招待幾頓。這樣一來二去,消費力被大量激活,餐飲業(yè)自然就出現了繁榮,大量品牌和門店也都賺得盆滿缽滿。

  而如今,旅游和出行的頻率也被疫情改變了。疫情管控下出行受影響,接待應酬變少,是消費力疲軟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段時間,我和一個餐飲老板去廣州出差,因為匆忙忘記做核酸,晚上的時候我們的健康碼突然變黃了,沒法入住酒店,差點露宿街頭。最后大半夜去檢測了核酸,幾經折騰,才得以入住。當時我們就感嘆,以后沒有特別重要事情,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了。

  接下來,如果疫情管控持續(xù),旅游和出行還需要核酸檢測等,那么大部分人的出行意愿都會變得異常慎重,頻率也會大量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一線城市和旅游型城市的餐飲企業(yè),就需要好好思考本地市場的戰(zhàn)略發(fā)展思路和經營策略了。

  團餐業(yè)會是快餐小吃的最大隱形對手

  消費力疲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團餐悄悄搶占了很多原本屬于快餐小吃的消費力。

  前幾天我一個做團餐的朋友跟我說,他們最近接了好幾個大企業(yè)食堂,今年業(yè)績很不錯,他一個朋友的團餐兩年前才兩三個億,今年差不多突破十個億了。原因就是現在很多單位、大企業(yè)和高校都不讓出去吃飯,很多地方都禁止外賣,至少中午必須在食堂吃。

  團餐,一直游離在餐飲主流圈外,兩個群體就如同做餐的和做飲的一樣,有自己的圈子和世界,大家傳統(tǒng)印象中的團餐大都是以做各種食堂為主,沒啥太多創(chuàng)新,與市場經濟也脫軌。

  對于團餐行業(yè),我也沒有深入了解,不做太多闡述,只是正巧聽到一個業(yè)內人談起這個話題,再結合當下疫情來看,如果團餐通過另一種方式進入了剛需市場,那么會極大影響快餐小吃的市場。因為團餐企業(yè)一般都有極強的供應鏈能力,大部分小吃快餐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半成品預制菜

  提高了消費者在家吃飯的頻率

  50后、60后把做飯當技能,70后把做飯當任務,80后把做飯當情趣,90后不會做,00后的廚房估計是裝飾……

  一個小段子,側面說明了現在年輕人和年輕家庭的生活現狀,他們幾乎很少在家做飯。我記得看過一個文章說,其實美食節(jié)目和吃播類都是年輕人愛看,很多年輕人也興致勃勃想大顯身手,但因為不會洗菜切菜最后都放棄了做菜……

  這樣的情況現在也有了變化,因為半成品和預制菜崛起了。

  近兩年突然大火的以賣火鍋半成品為主的鍋圈食匯,跑馬圈地一下七千多家門店,估值一百多億,融資三十多億。

  今年剛上市的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大力發(fā)展C端家庭消費市場。還有西貝壓上身家的賈國龍功夫菜,去年疫情賣得火爆的自嗨鍋以及一些半成品的粉面飯……

  半成品和預制菜極大解決了年輕人愛做菜卻不愿洗切的痛點,方便快捷又能滿足需求。很明顯地感受到,在家吃飯和周末家庭聚會的比例逐漸開始有些提高,而這也關聯影響到周末和節(jié)假日的餐飲業(yè),都不如往年火爆了。

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餐飲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