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上海為例,進一步查看這幾家品牌的門店格局,可以清晰地看到:喜茶和奈雪的門店基本都集中在內(nèi)環(huán)內(nèi),多在一些高端購物中心和寫字樓附近,走的是精品化、高端化的路線,主打商務(wù)白領(lǐng)人群。 蜜雪冰城呼聲雖高,但大多分布在嘉定、松江等偏郊區(qū)位置,一般在高校附近,主打?qū)W生群體。多在街邊檔口和低端商場的CoCo和1點點則是全城瘋狂布局,以走量為主。

喜茶的資深粉絲露露告訴DT君:“我也不太贊成漲價,倒不是2塊錢的事。就是感覺疫情還沒結(jié)束,有點趁火打劫的意思。但是喝我還是會喝的,1點點、CoCo和它的口感相比還是差了不少。還有,我就是好奇大家提到的蜜雪冰城在哪呀?我在陸家嘴好像從來沒見過。” 這也在實際上說明了一個問題:雖然玩家眾多,但大家的路數(shù)不盡相似,其實算不上是對手。而那些提及眾多替代品的投票者,可能原本也不是這兩個品牌的目標客群。
讓喜茶和奈雪放心漲價的正是高價本身
我們還查看了更多來自喜茶和奈雪的消費端數(shù)據(jù),合理懷疑,正是這種走精品化路線的定位,讓喜茶和奈雪有了漲價的底氣。 我們從大眾點評中挑選出消費者提及率較高的幾個熱門奶茶品牌,與喜茶、奈雪相對比。
從價格來看,喜茶和奈雪是唯二兩家處于30元附近的品牌,其他品牌價格多在10-20元之間,呼聲最高的蜜雪冰城均價則只有6元。
雖然價格高出一個檔次,但獲得的評價也明顯更高。綜合來看,這兩個品牌在口味、環(huán)境和服務(wù)評分上,都有明顯的競爭優(yōu)勢。兩家的綜合平均分都接近9分,而其他品牌則沒有一家超過8分,且大多在7分出頭。 即便是把星巴克和瑞幸拉進來一起比較,在價格接近的情況下,喜茶和奈雪的綜合得分仍然高出他們一個段位。
也就是說,喜茶和奈雪的消費者們,對自己買的明顯更貴的奶茶,十分滿意。

廣西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在2018年11月刊登的一篇論文,也從另一個角度論述了這個問題。
該論文通過爬取大眾點評上喜茶門店的11萬條有效評論,并對評論詞頻中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和行為分類,結(jié)果也證明:喜茶的消費者最關(guān)心的還是產(chǎn)品本身概況,包括成分材料、茶葉品種、口感等等,其次是服務(wù)體驗。此外,“從眾”“打卡”“拔草”等消費心理也占據(jù)不小的比重。

而產(chǎn)品價格其實是提及次數(shù)最少的特征。
簡而言之,喜茶的主要客戶群體對價格并不太敏感。
這就意味著,在原本已經(jīng)高達30元的均價上,再加2元錢,大概率也并不會阻止消費者進店消費。
奈雪の茶創(chuàng)始人彭心就曾在一次采訪中提到,奈雪要擺脫奶茶的低端印象,成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必須解決兩件事,“一是要讓大家覺得,定位是時尚的,符合他的生活品位 ;二是產(chǎn)品品質(zhì)要符合 20 歲到 30 歲時尚白領(lǐng)群體的要求,而不是只給小朋友喝的”。
在經(jīng)濟學(xué)中有一個名詞叫“凡勃侖效應(yīng)”,指一款商品定價越高,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消費逐步由追求數(shù)量和質(zhì)量過渡到追求品位格調(diào),此時,“凡勃倫效應(yīng)”就會出現(xiàn)——奢侈品定價就是這個原理。
同理,對于喜茶、奈雪的客群來說,性價比不是首要考慮因素,多出的那一點口味和體驗恰恰彰顯了他們的品味和格調(diào),他們也愿意為此付出對等的溢價。
所以喜茶、奈雪等新式茶飲品牌敢于付出昂貴的租金,與星巴克正面對線,而不是模仿當(dāng)時深圳最火的貢茶和皇茶,停留在街邊檔口的模式。
從客戶定位來說,喜茶、奈雪等新式茶飲真正的對手,可能是星巴克。但是在中國,愛喝奶茶的肯定比愛喝咖啡的要多。 說白了,我們這些熱愛蜜雪冰城和一點點,整天盯著瑞幸折扣券的人,本來就不是精品茶飲的目標消費者,在這反對半天,人家其實根本不care。
不過,疫情當(dāng)前,報復(fù)性漲薪?jīng)]來,報復(fù)性漲價先至,凡勃侖效應(yīng)是否會受到影響尚未可知。
更何況,精品路線這條賽道的玩家并不只有喜茶和奈雪兩家,他們此番不討喜的操作,是否會成為樂樂茶們的崛起的好時機?讓我們拭目以待!
。▉碓矗篋T財經(jīng) 羅鈺婧)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guān)注公號:redshcom 關(guān)注更多: 喜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