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中國大陸市場的影響,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的財報也并不好看,利潤和利潤率均同比下降。
決堤總是從一個口子的不經(jīng)意潰敗開始的。此番無印良品的窘境,看似只是中國大陸地區(qū)的銷售下滑,但實際上縱觀漫長的企業(yè)生命史,會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到了一個生死型的卡口。
曾經(jīng)高高在上,如今接連降價?
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fā),世界經(jīng)濟風雨飄搖,日本也陷入大蕭條,個人消費緊縮。兩年后,西武集團旗下的西友超市推出“無印良品”,意為“沒有標簽的優(yōu)良商品”。
這一別出心裁的想法成了最大的賣點。標榜“沒有標簽”的無印良品,自己成了有口皆碑的品牌。
多年后,它從誕生之初的9種家用品、31種食品擴展到數(shù)千個SKU;銷售渠道從超市、日用賣場和便利店,轉為直營門店;從日本國內(nèi)擴張到了數(shù)十個國家和地區(qū)。
2005年7月,無印良品在上海南京西路開出中國大陸第一家門店,三年后在北京西單大悅城開出第二家店。
單從上海南京西路和北京西單大悅城的選址,就足見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定位——中高端。
同樣的產(chǎn)品,在中國大陸搖身一變,卻變成了輕奢品牌,按理較難打開市場。但那些年,國人對洋品牌還抱有一定的迷思,而無印良品本身的簡潔和文藝風格,又確實能吸引到一批忠實的擁躉。
于是,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十年,無印良品的銷售業(yè)績蒸蒸日上。
2015年12月,上;春B罚瑹o印良品3000平米的旗艦店開張,現(xiàn)場排隊百余米。
這一刻,無印良品也達到自身在華的巔峰。但,緊接著的,便是漫長而痛苦的下坡路。
“中國對無印良品來說,是最重要的市場。”曾任無印良品中國區(qū)董事總經(jīng)理的山本直幸說道。
無印良品早已嗅到了這個重要市場的風向之變。2014年10月,其首次宣布在中國市場開展“新定價”活動,超過100個品類的商品平均降價17.5%。
此后,每隔半年就會降一次價。至今已經(jīng)累計降價11次之多,但是效果卻并不明顯。
公參記者在走訪多家無印良品門店后發(fā)現(xiàn),最受歡迎的是降價后性價較高的T恤與文具類產(chǎn)品。而客單價較高的家居產(chǎn)品,卻鮮有人問津。
在一處門店內(nèi),當天上午唯一購買家居產(chǎn)品的是一對年輕夫婦,挑選了一個枕頭。他們告訴記者:“感覺價格還是偏高的,但我們急用,這附近又沒有其他可選擇的替代品,只能先買一個再說。”
無印良品將“降價”稱之為“新定價”,是不想低價破壞品牌調(diào)性,是想在留住老客戶的同時拉來新客戶。
但現(xiàn)實很可能是,新客戶沒來,老客戶也走了。
以這款硬殼拉桿箱為例,19L的小型拉桿箱,降價后仍需要858元。對價格敏感人群來說,定價還是太高;而對注重品牌調(diào)性的消費者來說,為什么不去買新秀麗、RIMOWA?
為什么中國消費者不買賬了?
2017年,“3·15”曝光無印良品部分產(chǎn)品來自日本核輻射地區(qū);2019年1月,無印良品的榛子燕麥餅干被測出含有致癌物;3月,一款瓶裝水被發(fā)現(xiàn)潛在致癌物含量超標,召回59萬瓶。
做買賣,價廉物美是一等,價貴物美是其次;如果價貴物還差,試問,又有誰愿意買單呢?
中國的中產(chǎn)消費者的漸趨理性,對洋品牌不再迷信,也學會了為性價比高的商品買單。
曾今的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是“獨孤求敗”。但近年來,本土品牌已然長成,競爭空前激烈。
2013年,“名創(chuàng)優(yōu)品”成立,截至2018年12月,它已在全球擁有3400家店。
2016年4月,網(wǎng)易嚴選面世,與大牌制造商直連,自面世第一天起就被稱為“平價版無印良品”。
2017年4月,小米有品誕生,依托小米生態(tài)鏈體系,用小米模式做生活消費品。
2017年5月,淘寶心選問世。上線一年就有超2000個SKU和800多個標準產(chǎn)品,吸引了超1億人次的訪問。
眼看著誕生只有三四年的徒弟們,一個個日漸紅火,無印良品的管理層心里越發(fā)著急。
這不,2019年伊始,當了八年董事總經(jīng)理的山本直幸也下了臺,改成了清水聰。問題是,他能扭轉頹勢嗎?
來源: 微信公眾號:公開參考 徐藝婷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無印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