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行業(yè)好不熱鬧。
8月2日,星巴克和阿里巴巴的合作如平地一聲驚雷,近700萬星巴克會員炸開了鍋,紛紛表示“星巴克你變了”。似乎是感應到了什么,早先嚷嚷著要舉報星巴克壟斷的瑞幸竟先發(fā)制人,先一天公布了要進軍輕食市場的戰(zhàn)略。另一邊,曾經(jīng)為星巴克、Costa做過配送服務的連咖啡也在1號上線了微信小程序“口袋咖啡館”,誓死要玩出不一樣的新零售。
這三者可謂是愛恨糾葛,有點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一句話概括就是,星巴克要做瑞幸和連咖啡都在做的外送,瑞幸要做星巴克在做但連咖啡不做的輕食,連咖啡要做瑞幸和星巴克都不做的新零售。
星巴克是老牌豪強,瑞幸和連咖啡屬于“新晉網(wǎng)紅”,它們一舉手一投足,都會讓咖啡行業(yè)震動甚至變天,我們姑且稱之為“咖啡三雄”。這兩天先后搞事,“咖啡三雄”難道嗅到了什么氣息?普通消費者不明覺厲后,他們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星巴克想要“變種”
阿里巴巴CEO張勇昨日戲稱和星巴克的合作是宣布“結婚喜訊”,那么問題來了,星巴克為什么要和阿里“結婚”?功利地看,星巴克和阿里合作有兩個最關鍵的原因不可以忽視。
一是星巴克要借阿里的力,去拔高自己。阿里的能力不用多說,至于怎么拔高,合作里談到的做外送、打通會員體系、數(shù)字化經(jīng)營,都是星巴克傳統(tǒng)基因里即將新增的東西,這無疑會讓一直耕耘線下一畝三分地的星巴克大變樣。
二是星巴克要借阿里的力,去打對手。瑞幸和連咖啡的崛起,用戶是看在眼里的,星巴克不可能看不到。另外一個刺頭就是市場規(guī)模在增長,但星巴克卻出現(xiàn)了業(yè)績下滑(中國區(qū)門店同店銷售同比下降2%),這樣的反差很難讓星巴克不把責任歸咎于對手的激烈進攻。而星巴克有了阿里,能做外送,或許這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挽回頹勢的最好辦法。
所以,阿里的角色定位,對星巴克來說更偏向于一個“救星”。星巴克的命根子是什么?是被其稱為“第三空間”的線下門店嗎?其實不是,而是自己的虛擬資產(chǎn)——會員。這次把700萬會員都給了阿里,讓阿里幫其挖掘價值,星巴克是豁出去了,畢竟這是老本,比起騰訊說的“半條命”給了合作伙伴,星巴克這是“整條命”交出去了啊。
不交出去整條命行嗎?去年星巴克和阿里小試牛刀,在上海搞了家智慧門店,號稱全球最大。結果今年還不是業(yè)績下滑,雖然不能一竿子打死,但星巴克前面的改革還是太保守。看看大潤發(fā)這些傳統(tǒng)商超,在被阿里換血后,起碼有了新姿態(tài),跟得上時代。
星巴克不明白嗎?要是再小試牛刀的話,就不知道要被甩多遠了。所以整條命交給阿里,是形勢所迫,也到了不得不變的地步。星巴克會變成什么樣,明眼人心理大概是有數(shù)的。首先搭上外送可以說插上了翅膀,雖然能飛多遠不確定,其次借助阿里的零售設施,星巴克在技術和效率上有突破是肯定的。所以說,這件事簡單來說就是,傳統(tǒng)星巴克要轉型了,阿里的手術刀遲早會讓星巴克“變種”。
瑞幸想要“第三空間”
星巴克是不變不行,瑞幸是怎么變都行,畢竟線下門店有星巴克為參照物。說起瑞幸,小藍杯曾經(jīng)刷屏過不少人的朋友圈,在首杯免費的誘惑下,也有不少星巴克會員“投敵”。有人質疑瑞幸的燒錢是不健康的,但只要瑞幸愿意,燒多少都是自己的事,畢竟它賺到了別人眼紅的人氣和流量。
這次做輕食,還要打五折,瑞幸明顯是奔著星巴克去的。在昨天的回應中,瑞幸仍然是一副高傲的姿態(tài),甚至直言“星巴克是在學習瑞幸”。是不是學習瑞幸不知道,但瑞幸做輕食倒有那么點向星巴克“開火”的意味,因為瑞幸的海內外輕食供應商也是星巴克的供應商。
瑞幸現(xiàn)在在瘋狂擴張門店,目前麾下已經(jīng)有了809家,年底預計要開到2000家。全部將輕食加入門店服務菜單中,還搞價格補貼,瑞幸的小九九不言自明。一是在嘗到了外送補貼的甜頭后,瑞幸已經(jīng)將“低價”上升到戰(zhàn)略層面。況且此前有消息稱瑞幸完成了2到3億美元的A輪融資,不差錢是瑞幸的底氣,而大規(guī)模燒錢引流是眼下用的最手熱的方法,何樂而不為呢?
二是輕食的加入意味著線下門店生態(tài)的補足,星巴克“第三空間”概念的核心其實就是滿足人在特定時間的特定需求。而有了輕食,瑞幸有兩個改善,一個是消費生態(tài)豐富性增加,一個是門店氛圍改善。
但中規(guī)中矩的說,瑞幸做輕食還是件小事,畢竟一切都是服務于門店。不做輕食,瑞幸會不會面臨客流增長乏力的局面?這是小概率事件。但做了輕食,瑞幸有星巴克這個模板,所以線下客流增長是大概率事件,而且門店還在高速擴張中,年底瑞幸的發(fā)展階段性報告絕對不會難看。
瑞幸大張旗鼓地做外送是事實,不過把瘋狂開店、做輕食這些事情串聯(lián)起來,事實也清晰了不少。瑞幸其實是“兩只腿”走路,線上外送不計代價引流打廣告,是肌肉較少的腿,或者說是個拐棍,線下門店要幫助瑞幸撐起更多客流,是未來的主要發(fā)力點,是肌肉較多的腿。
共2頁 [1] [2] 下一頁
星巴克否定業(yè)績不好才推外賣 誰在蠶食國內咖啡市場?
瑞幸咖啡、連咖啡等互聯(lián)網(wǎng)新零售“攪局”咖啡市場
星巴克內憂外患,在中國咖啡市場的路會越走越窄?
中國咖啡市場戰(zhàn)火重燃:誰在單方面圍剿星巴克?
中國咖啡市場中的泡沫與機會
搜索更多: 咖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