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推出的創(chuàng)新平臺將驅動超過50%的收入增長
從數字平臺產生的收入將從2018財年的將近15%總收入占比達到超過30%
隨著整體產品開發(fā)時間降低50%,產品推向市場的速度將提高一倍
“三雙”戰(zhàn)略將推動更高、全價的銷售
保證10個關鍵國家12個關鍵城市(紐約、倫敦、上海、北京、洛杉磯、東京、巴黎、柏林、墨西哥城、巴塞羅那、首爾和米蘭)的消費者將耐克列為他們最喜歡的運動品牌。
在全球發(fā)展的大格局中,耐克正在將發(fā)展的精力從傳統(tǒng)大本營北美市場,轉移到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由于在北美市場受到折扣策略以及阿迪達斯強力反彈的挫傷,耐克表示未來五年希望有四分之三的收入增長來自北美之外的國際市場。
更具體的預期是:未來五年,北美市場收入增長速度大約是中個位數;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是中高個位數的增長;大中華區(qū)將會是兩位數幅度之前中段(約10-15%);APLA(亞太和拉美地區(qū))地區(qū)為高個位數到兩位數前段(1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大中華區(qū)成為了預期增長最快的市場,這也符合過去幾個季度大中華區(qū)領跑耐克全球市場增長率的現實。
投資人會議當天,耐克的股價在上漲2.9%到了54.94美元,彭博社觀察的38名分析師中,有20人將耐克的評級定為買入。
耐克此番的調整措施可謂態(tài)度鮮明甚至強硬,這也表現出集團面臨的發(fā)展壓力已經到了要當機立斷的時候。
進入2017年,耐克頭頂上的烏云就一片一片地飄過:今年6月,耐克宣布了自金融危機以來的第一次大型裁員,計劃裁掉其全球員工數量的2%;2017財年總收入增速仍舊維持在8%,在創(chuàng)收最多的北美市場,耐克已經陷入了長達半年的營收遞減;2018年財年第一季度,耐克集團的總收入相比同期僅僅增加了0.1%;甚至,耐克在中國還曾經陷入過315“氣墊門”的風波……
眼前的困境有內因有外患。首先,運動服裝行業(yè)大環(huán)境并不積極。在前兩年“運動休閑風”正勁的時候,以阿迪達斯為代表的競爭對手搶占先機,用休閑、復古產品俘獲了大批剛剛轉念的消費者,而快時尚、奢侈偏僻先后入局,模糊了運動和時尚的界限,讓一向以運動專業(yè)主義見長的耐克少了很多優(yōu)勢,多了很多對手;
此外,北美體育零售伙伴自身發(fā)展的不給力也拖了耐克的后退,Sports Authority和City Sports先后破產清算。零售商與品牌在此背景下甚至互生嫌隙,Foot Locker CEO理查德·約翰遜(Richard Johnson)就在今年一份聲明中表示,各大球鞋品牌缺乏創(chuàng)新性的產品是導致Foot Locker業(yè)績下跌的原因之一,將矛頭直指耐克。
隨著運動休閑風的逐漸偃旗息鼓,運動品行業(yè)似乎也集體降溫。去年標準普爾500指數里表現最差的股票里,就有安德瑪(Under Armour,股價下降56%)和Foot Locker(降幅為53%)。
行業(yè)大趨勢下行固然值得擔心,但是耐克最大的煩惱可能是:他們的產品已經不再對消費者具有曾經的巨大吸引力了。
投行Piper Jaffray在10月發(fā)布了一則調查結果,表明現在的美國青少年正在從耐克的陣營轉向阿迪達斯和Vans的陣營。在高收入家庭的青少年中,耐克雖然仍有很大基數的支持者,有46%的受調查者選擇了耐克為他們最喜歡的運動品牌。但是,一年前這個數字是51%。而阿迪達斯的受歡迎程度則翻了一倍。
一方面耐克感嘆消費者如此變化莫測、郎心似鐵,一方面他們也在通過各種打折促銷的方式出手更多的產品。
10月,耐克宣布了一波48小時、折扣比例高達40%的官網降價活動,折扣產品中甚至包括了高端的Jordan Brand產品。
行業(yè)研究機構SportsOneSource的業(yè)務發(fā)展副總裁尼爾·施瓦茨(Neil Schwartz)表示他對于目前耐克產品大規(guī)模降價的現狀表示擔心。
“我不知道他們將如何擺脫目前的降價打折的局面,”他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采訪時表示,“耐克過去有著預測未來的先見,但是現在他們的神力退散了。現在他們更多是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而不是引領市場發(fā)展。”
雖然依然還是行業(yè)老大,但是相比于自身的理想,只能說:革命尚未成功,耐克還需努力。
。▉碓矗簯行荏w育 王怡)
共2頁 上一頁 [1] [2]
耐克中外官網現罕見低折扣
耐克嘗試自動化制造技術 低成本勞動力面臨巨大挑戰(zhàn)
球衣撕裂不是最大問題 耐克丟不起的是青少年市場
耐克阿迪在亞馬遜上份額不多 亞馬遜決定推自有運動品牌
外媒:亞馬遜要自產運動服裝了,擬跟耐克、優(yōu)衣庫供應商合作
搜索更多: 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