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商網訊:上個月以來,隨著多美滋、美素佳兒等個別品牌發(fā)布降價促銷信息,奶粉企業(yè)打破了以往“只漲不跌”的行業(yè)慣例,引發(fā)了人們對于奶粉企業(yè)“以價換量”的猜測。不過,也有觀點稱,此番并非奶粉業(yè)的大面積降價,用階段性促銷來解釋更為合理。
現象:奶粉扎堆搞促銷
貝因美日前發(fā)布了新的半年報業(yè)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上半年的凈利潤將同比下降65%~75%。對此,貝因美解釋稱,配方奶粉行業(yè)變革,公司正在進行業(yè)務轉型和流程再造,致使重點產品嬰幼兒配方乳粉銷售在短期內銷量下降,上半年營業(yè)收入下降幅度較大。
“最近到超市、孕嬰店一看,確實有很多品牌都在搞活動。有的奶粉促銷力度還挺大。”長春市民孫先生最近打算給寶寶忌母乳,因此非常關注奶粉的有關消息。
“有的廠家促銷員說現在的優(yōu)惠活動只是階段性的,建議我多囤一些。而我身邊有朋友卻說,奶粉價格還有可能再降。”孫先生擔心,如果自己一下子買多了,等過倆月價格再往下降的話,豈不是買虧了?
調查:沒有直接降價的
孫先生之所以這么糾結,來自于今年奶粉價格的走勢。從7月份以來,包括多美滋、貝因美、伊利、雅培、圣元、飛鶴等品牌在內,在本地商超、孕嬰店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優(yōu)惠促銷。“我們店的各品牌奶粉基本上近期都在做促銷活動,包括‘滿300立減50’、‘滿300立減30’,或是‘買三贈一’。”東南湖大路上一家大型超市負責采購業(yè)務的趙經理說。
雖然各種階段性促銷確實不少,卻未有直接打出“降價牌”的。“常規(guī)性的買贈促銷隔段時間就會做,現在從活動力度和頻次來看,并沒有特別明顯的變化。”昨日,長春二道區(qū)某大型超市一位負責奶粉采購的工作人員宋先生說,該超市多個品牌的奶粉剛進行了為期半個月左右的“9折”促銷。不過,在他看來,這只是階段性營銷行為,跟降價沒有直接關系。
不過,部分剛換了包裝的新品,卻打破了以往借助換裝推新品而提高售價的慣例。比如東嶺南街附近一家孕嬰店在售的雅培900克聽裝奶粉,一段售價為251元、二段為222元、3段為196元,跟此前老包裝的產品售價持平。
分析:階段性促銷事出有因
“政策方面的原因,以及一些負面報道的影響,都會直接影響到奶粉企業(yè)的銷售,今年多個品牌都遭遇到銷售方面的壓力。比如,貝因美利潤下滑主要原因是庫存多、銷售不暢。”東方艾格高級乳業(yè)分析師陳連芳表示,嬰幼兒配方奶粉屬剛需產品,價格彈性較小;另外,中國很大一部分消費者認價格認品牌的消費觀念,也為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高價格提供了支撐。“從實際情況來看,物料成本在影響嬰幼兒配方奶粉零售價格漲跌因素中所占比例極小。因此,基于市場供求和國內市場消費觀念兩大因素分析,預計今年國內市場嬰幼兒配方奶粉價格不會出現整體下調,但不排除一些奶粉企業(yè)通過搞階段性促銷來進行市場競爭。”陳連芳稱。
國內知名奶業(yè)分析家王丁棉同樣表示,對于上半年業(yè)績不太景氣的企業(yè)來說,有利用7月份促銷拉動銷售的內在考量。也不排除其他品牌為了吸引消費者而跟風促銷。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一些有庫存壓力的企業(yè)會以“買贈”方式促銷,贈送的奶粉可能是接近保質期末的“臨期產品”。“只能說是企業(yè)的階段性促銷行為,并非奶粉行業(yè)的全面降價。由于各企業(yè)庫存不同,估計不會持續(xù)很長時間,預計‘十一’前后可能會出現奶粉價格的反彈。”王丁棉說。 (來源:新文化報 作者:黃艷麗)
進口乳企拋棄新西蘭 多美滋惠氏大打歐洲牌 多美滋等首批94個洋奶粉獲準進入中國市場 乳業(yè)新規(guī)或致近半乳企退市 多美滋等外企很受傷 多美滋推純進口奶粉搶市場 稱價格低過本土品牌 多美滋等四乳企花1億整改后更換新生產許可證 搜索更多: 多美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