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商網訊:古越龍山公告澄而不清
第三酒廠半年耗用25萬噸自來水
本報記者 周張鋒 紹興報道
本報于6月30日刊發(fā)《古越龍山陷“水門事件”》一文,質疑上市公司古越龍山(600059)因鑒湖水受到污染,已經使用自來水釀酒,不應繼續(xù)享受“紹興酒”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目前在售產品涉嫌虛假宣傳等。
該報道引發(fā)業(yè)內人士對該上市公司的諸多質疑。對此古越龍山于7月1日發(fā)布了澄清公告,但該公告對公眾最為關注的實質問題進行了回避,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用自來水釀酒。
《華夏時報》記者經過詳細梳理調查證據,并與紹興當地發(fā)布的信息對比后發(fā)現,古越龍山的澄清公告與事實仍有較大差距。
公告回避用水問題
古越龍山公告堅稱,釀造用水是經過處理的鑒湖源頭水;公司釀酒用水沒有受到污染,達到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要求;符合“紹興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guī)定的水源要求;公司不存在信披誤導。
在這個公告中,古越龍山并沒有明確說明公司是否使用了自來水釀酒。
同時,這則澄清公告回避、模糊了幾個公眾最為關注的問題。比如公司所稱的源頭水究竟是取自哪里,是不是小舜江水庫;如果不是小舜江水庫,那么該源頭水是否處于保護狀態(tài);該源頭水是否有環(huán)保等職能部門長期跟蹤記錄的證明;源頭水是通過專用供水系統(tǒng)到達酒廠,還是通過自來水公司的管道輸送等等。
在回應媒體質疑之后,公告間接承認了鑒湖流域受到大面積污染、至今尚未完成全面徹底治理的事實;同時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概念淡化鑒湖水對“紹興酒”的重要性。
“這樣模棱兩可的回應,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行業(yè)龍頭來說,是比較失敗的。”江蘇東吳證券的一位調研員近日向記者表示,古越龍山對最受公眾關注的關鍵問題三緘其口,自命清白卻又言辭閃爍,只會讓這種質疑一直持續(xù)下去。
古越龍山發(fā)布澄清公告后,在當地媒體刊發(fā)的文章間接承認了紹興黃酒使用小舜江水釀造這個事實。
7月1日晚間,浙江當地某網站在“原創(chuàng)新聞”欄目刊發(fā)“記者蔡方”署名文章,題目為《自來水釀紹興黃酒?權威人士:鑒湖水釀酒質量可靠》,文章援引兩位專家的話闡述了兩個觀點:“紹興酒”質量穩(wěn)定可靠,小舜江屬于鑒湖水系。
記者之后向該網站求證“記者蔡方”信息,但得到的回復是查無此人,蔡方應該是“采訪”的諧音,該稿件可能是廣告客戶的宣傳稿。
7月3日,《紹興日報》于4版頭條位置,用近半個版面的篇幅刊發(fā)一封記者來信,“記者來信”從上古時代開始說起,力證小舜江屬于鑒湖水系。
但記者在紹興市政府、上虞區(qū)政府等門戶網站及其所屬水利部門網站上,均查不到可以證明“小舜江屬于鑒湖水系”的資料。
小舜江水釀酒早有定論
記者在廣泛收集政府官方公布的資料后發(fā)現,即使小舜江水果真屬于鑒湖水系,同樣難以證明其“紹興酒”的身份。
2007年,紹興市組織多部門專家進行科技攻關,課題名稱叫“非鑒湖水(小舜江水)釀制紹興酒的可行性研究項目”,采用比對的水樣主要就是鑒湖水和小舜江水。國家黃酒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副主任李博斌時任該課題組組長。
最終結果表明,小舜江水所釀制的酒與用鑒湖水所釀的傳統(tǒng)紹興酒口感和風格有差異,不能用作地理保護產品紹興酒的釀造用水。 共2頁 [1] [2] 下一頁 古越龍山取水地水質不穩(wěn) 被指用自來水釀酒 古越龍山嘗試高端化遇冷 黃酒仍受局限 古越龍山:中報業(yè)績增六成 巨量原酒成隱蔽資產? 紹興咸亨酒店擬引戰(zhàn)投 古越龍山放棄增資 古越龍山疑賤賣資產 圓勝景山河暴富神話 搜索更多: 古越龍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