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街商報  您所在的位置:聯街網 >> 商報 >> 動態(tài) >> 零售商動態(tài) >> 正文
麥考林被高估 面臨多渠道難題和巨頭競爭
投訴—爆料—內幕—線索—傳聞
http://www.74sbvg36.cn 2010-12-02 聯街網 評論 發(fā)布稿件

  北京時間11月30號晚間,剛上市一個多月的麥考林開盤暴跌,一度跌幅達47%,股價下探7美元低點。其周一盤后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6%,凈利同比增長246.4%。麥考林為何在一份亮麗財報之后迎來如此慘烈的暴跌?巨大挑戰(zhàn)在于麥考林的線下業(yè)務推廣似乎陷入了困境:上半年新開實體店數量達到300多家,然而實體店的營收占比在今年出現明顯下滑:由去年的27.2%下滑至三季度20.6%。對于這只中國電子商務第一股來說,挑戰(zhàn)仍巨大。

  聯街網訊:自從3年前紅杉中國的知名投資人沈南鵬入主麥考林,這家電子商務公司的上市就已成定論,唯一的懸念是什么時候和哪個交易所。即便如此,今年美國時間10月26日,麥考林創(chuàng)始人兼CEO顧備春按下納斯達克市場閉市燈以慶祝麥考林IPO成功時,業(yè)界對此頗仍有微詞——前有淘寶、當當、京東,后有凡客誠品、麥包包,為什么它能成為中國電子商務B2C第一股?

  麥考林的招股說明書給出了它自己的理由。自2004年起,麥考林已連續(xù)6年盈利,最近3年年復合增長率達70%,2010年營收預計超過2億美元。雖然規(guī)模上無法與淘寶和京東等龐然大物相比,麥考林認為自己穩(wěn)健的盈利步伐足夠說服投資者。“電子商務公司中,有人選擇像竹子一樣,一夜之間蹭蹭竄高,拔節(jié)冒葉。而我們更像銀杏樹那樣一年一年地慢慢增長,最終也能長到很高。”顧備春對記者說道。

  在顧看來,如果用資本砸市場,每年瘋狂增長300%至400%卻不能盈利,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賭博:壓對了當然可以笑傲江湖,不過成功概率可能只有10%。而麥考林,“每年70%的增長率,放在任何一個資本市場已經非常認可了。”更關鍵的是,麥考林仍然有進化和升級的可能性。潛在的市場紅利為麥考林預留了足夠的騰挪空間,這恰恰是快速增長但遠未成熟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最大特點。

  對于質疑者,這些答案遠不足夠。一位不愿具名的長期跟蹤研究電子商務的創(chuàng)投業(yè)人士對本刊分析指出,麥考林的報表經過精心包裝。比如,其招股說明書稱80%營收來自線上收入,但并未嚴格區(qū)分郵購目錄和互聯網兩種不同渠道的收入比例。以麥考林2009年公布的每年300至500萬的目錄發(fā)行量,其近60%營收仍來自目錄銷售?少Y佐證的是,它依然保留著近千人的呼叫中心。盡管顧備春在接受《環(huán)球企業(yè)家》專訪時表示,這部分人的工作職能多半已經從原來的電話接單轉為網絡留言回復、退換貨服務等,但與當當網和凡客誠品等單純的網絡B2C相比,這一團隊規(guī)模顯然超出正常范圍。

  “目錄銷售是下滑趨勢,網絡銷售才是高增長。對資本市場來說,估值值少相差10倍。”上述業(yè)內人士向本刊指出。

  不僅如此,自從麥考林在今年1月正式啟動上市,壞消息就如影隨形。7月份,負責零售業(yè)務的高級副總裁王宏征被曝出已經離職。這位原美邦服飾高管的離去,使麥考林大力推動的多渠道策略蒙上陰影。緊接著,坊間又流傳出當當網可能收購麥考林的傳聞。但知情者對本刊表示,當時顧備春只是和當當網CEO李國慶在北京某場合碰面聊了聊天而已。接下來,麥考林在10月初提交上市申請時,正被另一家服裝B2C網站夢芭莎指責剽竊圖片及原創(chuàng)設計并訴之法庭。這樁官司最終以麥考林敗訴并賠款而告終。

  種種波折均未延緩麥考林的上市日程。10月26日,顧備春及其管理團隊和沈南鵬齊齊出現在納斯達克敲鐘臺上, 中國第一支電子商務概念股票誕生,融資1.3億美元。當日,麥考林股價大漲57%。但投資者很快意識到,這家新上市的電子商務概念股市盈率太高,最高時超過150倍。即使有新興市場溢價因素,對比亞馬遜目前的70倍市盈率,這一數字

  仍有高估之嫌。隨后,麥考林的股價開始下跌,截至11月27號,其已從最高價格跌去25%。(11月30號,麥考林開盤暴跌40%。)

  多渠道難題

  作為第一家中國電子商務概念股,要讓美國投資者理解麥考林的商業(yè)模式,必須找到參照系。

  在10月份長達兩周的路演過程中,顧備春不斷如此向投資人闡述麥考林的商業(yè)模型:“我們有兩個維度,一是渠道,一是品牌。根據不同的品牌定位,合適的品牌既可以利用網上平臺,也可以拓展線下渠道。”

  麥考林的這一策略早在2 0 0 7年就已經明確。前麥考林高管、夢芭莎創(chuàng)始人佘曉成透露,當時麥考林已遇到成長瓶頸,目錄發(fā)行規(guī)模難以擴大,網絡銷售剛剛起步還缺乏基礎,開零售店成為必然選擇。2008年初,顧備春曾向《環(huán)球企業(yè)家》解釋這么做的原因:“為什么做襯衣郵購的Land’s End做不到‘財富五百強’,而J.Crew和法國的PPR可以?差異在于后者是多渠道,而且打造多品牌。”美國的基金投資人顯然更容易理解J.Crew有多么成功:奧巴馬總統(tǒng)宣誓就職那天,他的家人就穿著J.Crew的服裝亮相。

2頁 [1] [2] 下一頁 

來源:環(huán)球企業(yè)家  靳志輝 責編:寄瑤

【鄭重聲明】此文不代表聯街網商報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本網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相關閱讀
·麥考林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6.4% 2010年12月01日
·麥考林銷售模式遭質疑 上市仍難擺脫成長瓶頸 2010年11月05日
·麥考林涉侵權夢芭莎 一審判賠償3.3萬 2010年11月02日
·麥考林侵權案夢芭莎不服一審判決 將繼續(xù)申訴 2010年10月31日
搜索更多: 麥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