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放權的店長負責制是萬得城在華使出的殺手锏。
聯(lián)街網訊:隨著萬得城(MediaMarkt)在中國的第一家家電連鎖門店正式開業(yè),境外資本又開始了在中國家電流通市場新一輪的“搶灘”,而其背后閃現(xiàn)的鴻海集團的身影則顯示出這家全球代工巨頭的新戰(zhàn)略選擇。 但業(yè)內專家認為,外資家電連鎖企業(yè)進入中國市場,短期內對本土家電企業(yè)不會產生沖擊。蘇寧和國美兩大國內家電零售巨頭似乎也并沒有感到太大威脅。
萬得城入華:麥德龍不得不做的事
美國消費電子零售巨頭百思買在中國市場的“水土不服”似乎沒有影響到其他外資連鎖巨頭進軍中國的信心。
11月17日,來自德國的全球第三大批發(fā)零售企業(yè)麥德龍旗下的家電連鎖品牌萬得城電器在中國的第一家門店正式開業(yè)。這家萬得城店坐落在上海市區(qū)的淮海中路,整棟大樓的1到6層均為賣場,產品種類超過4.5萬種,總面積達1.3萬平方米。
被人們習慣性地比喻為“歐洲百思買”的萬得城是歐洲最大的電子零售企業(yè),它在16個國家擁有門店。
同百思買一樣,麥德龍布局中國的意圖由來已久。早在去年3月,麥德龍德國總部就宣布將在上海引入萬得城家電連鎖銷售。
麥德龍在中國市場的快速動作和全球業(yè)績增長有關。它在2010年第三季度的利潤由去年同期的6700萬歐元增長至1.49億歐元(約合2.07億美元)。其中,俄羅斯和東歐地區(qū)銷售額增長10%,亞非地區(qū)則增長24%,而傳統(tǒng)市場德國的銷售額長期停滯不前,僅增長0.2%。
麥德龍集團董事會主席柯德斯從2010年初起就把精力放在開拓東歐和亞洲市場上,麥德龍各個業(yè)態(tài)中擴張速度最快的就是電器零售店萬得城。在2006年進入東歐后,萬得城靠低價和品種齊全的策略,迅速成為歐洲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yè),擁有602家門店。2010年前三個季度,它已在全球新開店33家。
但歐洲市場的日益萎縮讓麥德龍不得不考慮尋找新的利潤大陸。據意大利安莎社11月22日的一則報道說,一場危機已經悄悄降臨意大利家電行業(yè)。有關部門統(tǒng)計,相比2007年前9個月,2010年前9個月意大利家電行業(yè)整體跌幅達到了驚人的39 .2%,而在金融危機前,整個行業(yè)還以17.4%的速度增長。
作為家電重鎮(zhèn)的意大利尚且如此,整個歐洲家電市場的糟糕情景可想而知。但麥德龍此前對中國市場的調研結果卻令人鼓舞:預計到2013年中國消費電子市場潛在的需求量將達到1500億歐元,德國市場只有600億歐元;并且上海市場的需求占有其中3.6%,55億歐元的需求量與瑞士和奧地利整個國家的需求量持平。
麥德龍一位公司高層曾毫不隱晦地表示,中國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消費電子產品市場之一。中國電子產品零售行業(yè)目前的年均增長率高達8%,預計銷售額在今后10年內將攀升至1800億歐元。在目前的增長階段,中國消費者購買力的飛速提高,為萬得城進駐中國市場提供了絕佳的契機。
這一背景下,萬得城出現(xiàn)在了上海的淮海路上,然而在歐洲幾乎陷入停滯的麥德龍能在中國取得收獲嗎?
當年百思買因廢除供應商進場費導致產品價格居高不下,成為中國家電業(yè)中的“烏托邦”。如果不是后來收購本土家電零售商五星電器,百思買難以擺脫在華虧損狀態(tài)。為了盡可能和百思買“劃清界限”,萬得城便成了麥德龍的試驗田。
“我們想知道在中國市場我們的商業(yè)模型是否能夠成功。如果我們在上?梢赃@么做,那么在中國的其他市場也可以這么做。”萬得城中國區(qū)C E O湯旺濤表示,相對于國內連鎖企業(yè)對價格的敏感,萬得城更希望能夠讓中國的消費者不要過度關注價格,而是解決方案。他們的目標是當消費者買iPad的時候,一定還會記得買一個保護套。在萬得城4 .5萬種產品中,有不少于20%的此類周邊產品,這些產品的毛利率都會比主營產品的點數高。
除了價格策略的調整,萬得城在中國做出的最大改變,也是與百思買最重要的區(qū)別,在于其較為徹底的放權機制。“本地的經理可以像一個獨立的企業(yè)家那樣工作。”湯旺濤說。
據介紹,萬得城未來在中國的每一家門店都將獲得充分的自主經營權,甚至在銷售價格和供應商選擇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權利,不必事事經過集團總部以及保持跟其他門店一致。
另外,麥德龍還要求每一家萬得城門店的店長必須持有門店10%的股份,以保證員工利益與股東利益的一致,最大限度調動門店負責人的經營積極性。
共3 頁 [1] [2] [3] 下一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來源:經濟參考報 傅勇 責編:寄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