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頂流直播間”東方甄選,雖然帶貨的老師們各有特色,但最受歡迎的還是董宇輝。每次董宇輝下播換其他老師,也總有大量觀眾跟著離開。
直播間的流量流失,是很多商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況。而通過虛擬人直播,其背后的“中之人”可以是任何人。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操作,即使商家一天換多個員工控制虛擬人都不容易被觀眾發(fā)現(xiàn)。
不過這種虛擬人,跟穿上玩偶皮套進行直播其實沒有什么區(qū)別。而且跟AI技術的關系也不大,主要受動作捕捉技術的成熟度影響。
二是全靠程序設定好的虛擬形象,這就跟百度的主要方向更加接近。如果采用這種形式,就無需真人進行操控,而是虛擬人根據(jù)提前錄入好的資料按順序介紹商品。當然,為了實現(xiàn)互動功能,商家也可以在這些虛擬人的后臺提前錄入關鍵字,起到類似自動回復的效果。
如今大多“深夜場”的虛擬人直播大多屬于這種。不過這種虛擬人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動作呆板,且形象的同質化嚴重,很多觀眾的問題也回答不上來。商家或品牌采用這種模式,主要還是為了實現(xiàn)24小時的不間斷直播。
百度新推出的數(shù)字人直播平臺,雖然本質上類似于第二種虛擬人,但顯然更加智能化。百度數(shù)字人業(yè)務的負責人表示:“數(shù)字人的第一性原理就是兩件事:第一是交互,第二是內(nèi)容”。在直播帶貨這件事上,交互就是吸引觀眾駐足的能力,而內(nèi)容自然就是講解商品的能力。
度曉曉的深度交互能力已經(jīng)多次得到了驗證,相比目前主流的呆板回答形式,度曉曉甚至可以在帶貨的時候來上一場脫口秀。而對于觀眾來說,能夠在評論區(qū)和虛擬主播交流,并得到主播的回應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這也極大地提高了用戶在直播間里的留存率。
比如微軟旗下的中國版人工智能形象“夏語冰”,其每條抖音視頻下面都有上萬條評論。尤其是在第一次自我介紹時,她的視頻獲得了98萬的點贊,評論就足有26萬條。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就是觀眾發(fā)現(xiàn)她能夠立刻回復所有的評論,且都是依據(jù)評論內(nèi)容而來,并不呆板,這是其他主播做不到的。
其實如果是在電腦或者手機的智能助手頁面,人們或許還沒有這么大的新鮮感。但只要換了一個場景,對話內(nèi)容能夠展現(xiàn)給在場的其他人,那么和虛擬人互動就有了足夠的吸引力。這也是為什么研發(fā)出虛擬形象深度交互能力的百度,有可能會帶領直播帶貨走向新的篇章。
03
留存率不等于下單率
不過必須承認的是,目前虛擬人帶貨所普遍存在的問題還是沒有完全被百度解決,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虛擬人無法帶給觀眾共情。
比如食品類商品,虛擬人無法嘗到味道,也就無法向觀眾形容;美妝類商品,虛擬人無法試妝,也就無法向觀眾展示效果;服飾類商品,虛擬人無法穿到身上,同樣也無法展示上身效果……
即使商家提前錄入了食品的味道描述,提前將妝容或服飾導入進了虛擬人的“皮膚庫”,但也終歸有商家修飾的成分。對于直播帶貨,觀眾更需要的是能夠提供實際感受的KOL,而非商家的自賣自夸。
過去火爆的直播間,無一不是憑借著主播個人及背后團隊的信譽背書。比如羅永浩幾次直播帶貨翻車后,都會向消費者提供雙倍退款;還有李佳琦跟歐萊雅之間的“最低價”矛盾,也是主播維護直播間粉絲利益的證明。
百度的數(shù)字人直播平臺,確實解決了成本和技術難題,可用戶的消費心理不是光靠數(shù)據(jù)就可以操控的。下單行為還關乎著對商品的價值判斷,沒有足夠的信譽背書,就沒有足夠的說服力。
大會上,百度宣稱“人均一個數(shù)字人的時代已經(jīng)到來”。但如果僅能吸引和留存觀眾,卻不能促進成交率,那么虛擬人直播還是無法成為主流,只能永遠留在深夜的角落里。
來源:電商頭條 文/李松月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直播帶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