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投資“上癮”了。
9月9日,中性服裝品牌Bosie宣布完成數億元的新一輪融資,而根據其母公司伯喜(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工商變更來看,上海嗶哩嗶哩科技有限公司以4.9%持股比例成為股東。這家新銳服裝公司靠什么獲得了B站的獨特關注?
更進一步地,今年以來,B站已經產生了35起投資事件,相當于把投資版圖變成了“周更”,而且投資涉及的行業(yè)堪稱五花八門,從游戲和二次元的老本行,到造車,再到餐飲和服裝。B站又為何把投資變成了事業(yè)的一部分?
被機構偏愛,Bosie憑什么?
Bosie“師出名門”,其創(chuàng)始人劉光耀生于199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而后進入清華大學攻讀碩士。由于長期關注穿搭美學,并注意到市場上缺乏精準匹配年輕人需求的服裝品牌,2017年7月,他休學創(chuàng)辦伯喜Bosie——這個名字的誕生還有劉光耀師兄、ofo小黃車創(chuàng)始人戴威的一半功勞,只是ofo已經在市場競爭中消失,Bosie卻發(fā)展得如日中天。
2018年1月,Bosie正式成立,5月開設天貓旗艦店,單月銷售額迅速破百萬,并成為淘寶天貓男裝單月銷售額最快破千萬元的新品牌,2019年店鋪粉絲突破一百萬人,2020年銷售額突破3億。成立三年來,它穩(wěn)定保持200%的銷售增長,預計2021年全年銷售額超7億元,并且線上線下均在擴張,已經涉足童裝、寵物裝、箱包等領域。

目前,Bosie天貓官方旗艦店目前擁有355萬粉絲,對一個年輕品牌來說成績斐然,其產品列表顯示,大多數服裝款式均不分特定性別,具有很強的普適性。Bosie的迅速成長表明,它確實抓住了市場和消費者的一些核心需求。
同時,Bosie也并非孤軍奮戰(zhàn),新參與入股的B站僅僅是它背后豪華資本陣容的冰山一角。
Bosie三年總共融資六次,在服裝這一傳統(tǒng)賽道上,這是非常亮眼的資本吸引能力。其天使輪投資者包括嘉程資本、天使灣創(chuàng)投、唯獵資本,而后真格基金、金沙江創(chuàng)投等明星機構紛紛進場,這一次B+輪融資金額過億,B站與五源資本是領投方。

實際上,當前整個大消費賽道都是資本關注的重點,一個又一個看似散裝的風口背后,往往少不了投資機構的推波助瀾,這必然有超越產品本身的原因去支撐它們對未來的考慮。
而Bosie也不例外,看起來只是一次追逐風口的投資——中性或者叫無性別是近兩年興起的在服飾、妝容等領域強調普適、平等的一種風向。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資本只邁出一步的投資動作,背后可能是對一千種道路的設想,Bosie真的只是風口上的一個代表?資本的青睞也只是因為它能創(chuàng)造更多銷售額?
“無性別”風口,背后大有秘密
服裝是個剛需和熱門行業(yè),但其實并不是一個廣義上適合再創(chuàng)業(yè)的行業(yè),所以B站看上它,很是出人意料。
202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2453億元,服裝鞋帽和針紡織品以12365億元排在總大類第四名。然而,從2016年開始,我國規(guī)模以上服裝企業(yè)的數量、產量、收入、利潤都在波動中下滑。

與行業(yè)整體走勢截然不同的是,設計師品牌、新銳品牌等獨立產品線卻向上生長,并依靠差異化優(yōu)勢打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代表領域既有SHEIN這樣的優(yōu)質出海品牌,也有“無性別服飾”這種新興概念。
全球知名時尚雜志Vogue的評論員Anders Christian Madsen曾說,2019年是“性別服飾的結束年”。2021年《京東618 Z世代時尚潮流消費9大趨勢》報告也顯示,Z世代網購男女同款服飾成交額同比增長4.3倍,“無性別穿搭正流行,時尚無邊界”。
時尚潮流打頭,無性別成為風口也就不奇怪,近幾年,潮流已經成為各行各業(yè)向消費端貼近和升級的不二法寶,并由此誕生了一批諸如泡泡瑪特這樣的純潮流企業(yè)。
目前,香奈兒、古馳、匡威等國際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無性別產品線,在國內,江南布衣、UR等品牌紛紛跟進,NACAO PROJECT、LOSTMYHEAD等主打通用、無性別的服裝品牌也迅速發(fā)展。
深挖無性別興起的根源,精簡總SKU和設計帶來的成本控制固然是吸引品牌入場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Bosie擁有自建版房+樣衣房+首單一體化柔性供應鏈,一次開發(fā)就能迅速上新產品。
但這或許并不足以解釋,為什么資本也開始鐘愛它,投一個有著新穎概念的傳統(tǒng)產業(yè)還需要更多的吸引力。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B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