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xiàn)在天貓、淘寶針對商家出臺的一系列舉措,很大程度上從商家運營的痛點出發(fā),這對所有商家來講都是一種利好。
比如運費險,降費后,商家的全年運費險支持平均會下降25%,舉措的表達也很明顯,中小商家退貨風險低,降費最多,退貨風險高商家則降低封頂值。
再比如聚劃算,取消了開店時長要求,而且不再以歷史銷售記錄和評價數(shù)量作為爆款標準,這為新參與聚劃算活動的中小商家創(chuàng)造了機遇。
我們看到,今年6·18,25萬家商家參與,其中有4.4萬中小商家是大促的新人,更多中小商家獲得了機會。這絕對不是為6·18的“心血來潮”,背后實則是圍繞中小賣家的一系列“平權”舉措和動作的結果。
03
商家需要一個務實的天貓
天貓正在變得更加務實,放低姿態(tài),這是今年6·18活動期間更多商家對平臺扶植策略改變的普遍感知。
一位服飾類賣家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明顯感受到我們和天貓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多了,平臺上正在發(fā)生的新趨勢,我們都能及時知道。相對以前,我們只能靠猜”。
就比如預售搶購時間調(diào)整,雖說改到20點開始,更多地照顧了消費者的體驗,但沃隆旗艦店稱,這背后其實也是考慮到之前在商家走訪時候的集中反饋而做出的改變。
作為一家經(jīng)營數(shù)年且參加過多次6·18活動網(wǎng)紅食品店主,張文最大的感觸來自客服。購物節(jié)期間,有的復雜問題靠頁面上的文字服務指南解決不了,必須得找人工,“以前都是跳轉(zhuǎn)幾次,但這兩天一次就能找到人工客服”。
2016年,天貓的快速成長讓其成為各大品牌方不可忽視的新渠道,如今天貓早已是各大品牌商家線上生意經(jīng)營的主陣地。
今年6·18,一場傳統(tǒng)電商巨頭、社交電商及內(nèi)容電商競相爭奪流量和用戶的戰(zhàn)場,再次拉開帷幕。而歸根結底,這也是一次平臺服務商家能力的考驗,誰能抓住和解決商家的痛點,才能滿足更多新生代消費者的需求。
一位商家對我們表示,天貓依然有它獨特的優(yōu)勢,例如對于美妝、家裝行業(yè)來說。我們也曾經(jīng)嘗試過其他平臺,但最終用戶還是會選擇回天貓下單,還有包括某些平臺因用戶群不合適,最終選擇關店。
“阿里這些年的確也在努力創(chuàng)新。比如淘寶直播,如今已經(jīng)有非常多的品牌通過店鋪自播就實現(xiàn)非?捎^的成交,還有逛逛、店鋪會員等。”這對許多商家而言,天貓的每次改變,其實都是機會。
“天貓一直是我們最關注的平臺,我們也不排除回來的可能。”一位離開了天貓如今在其他平臺創(chuàng)業(yè)的商家對我們表示,F(xiàn)在很多商家都在觀望,天貓確實變了,但還不夠,但假如未來有這一天,相信大家會回來的。
來源:歪道道 文/道總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天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