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上行業(yè)務收入每增加1萬元,帶動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增加3528元——
網絡零售激活鄉(xiāng)村消費
上行,陜西的蘋果、廣西的沃柑、山東的大蔥……來自全國各地的水果、蔬菜、禽肉、海產等土特產品來到城市消費市場,地道滋味廣為流傳;
下行,雙開門冰箱、掃地機器人、空氣凈化器……在城里備受歡迎的工業(yè)品加速直達鄉(xiāng)村,品質生活離咱更近。
近年來,伴隨著網絡零售、電子商務等快速發(fā)展,城鄉(xiāng)市場加速互動,激活全國大市場的“一江春水”。那么,網絡零售究竟如何在細微處發(fā)生作用?通過哪些途徑促進鄉(xiāng)村消費?
近日,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發(fā)布《網絡零售促進農村消費研究報告》,揭示了部分答案。
有了電商平臺,農產品賣得更好了
——一批農產品借助網絡零售飛抵萬家,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有了擴大消費的底氣
中國哪里的蘋果好吃?陜西洛川、山東棲霞……不少人有自己的心頭好。但知道江蘇豐縣蘋果的消費者不多。
其實,豐縣的蘋果個大、味甜、汁多,內有“冰糖心”,質量不含糊。不過長期以來,由于所產蘋果標準不一、沒有品牌、銷售主要靠批發(fā),豐縣蘋果在市場上知名度不高。而隨著電商平臺全方位介入,打造包括生產、加工、物流及銷售各環(huán)節(jié)的全產業(yè)鏈條,當地蘋果商品化率提升了20%,銷售收入上漲70%,還帶動當地2000多人就業(yè)。
從豐縣蘋果到庫爾勒香梨,再到廣西的沃柑、湖北的粉藕……近年來,一批農產品借助網絡零售飛抵萬家,助力更多農戶增收致富。
“農民收入顯著提升、城鄉(xiāng)之間收入差距大幅度縮小,才能帶來購買力提升。”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說,農村消費能不能進一步釋放潛力,收入是關鍵。
網絡零售,在擴銷路促增收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報告發(fā)現,農戶和電商平臺合作時間越久、程度越深,農戶以及農產品經銷商戶抗風險能力就越強,增收越明顯。調查顯示,疫情突襲的2020年,與電商平臺合作年限低于3年的樣本中出現了虧損情況,但合作超過3年的中長期樣本中完全沒有出現虧損。且與電商合作年限越長,農產品經銷商戶所吸納的就業(yè)人數越多,員工的收入水平也相對較高。在合作年限超過3年以上的中長期樣本中,雇員年均收入在6萬元及以上的超過了40%。
“這意味著電商的農產品上行服務為農戶和商戶提供了更有保障的銷售渠道,長期合作能夠幫助他們獲得相對穩(wěn)定的收入回報。”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副主任周晉竹說。
為什么網絡零售可以發(fā)揮這樣的作用?
京東零售集團大商超全渠道事業(yè)群數智農業(yè)生態(tài)部總經理陳海峰認為,農產品上行中面臨幾大挑戰(zhàn):一是農產品標準不統一,難以形成定價體系和流通體系;二是品牌打造的能力偏弱;三是農村電商基礎設施不完善。但隨著多家電商平臺介入,農產品在標準、品牌方面逐步提升,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打通了上行通道。
報告還顯示,農村居民通過農產品上行業(yè)務,收入每增加1萬元將帶動消費支出增加3528元,其中線上消費支出將增加1131元。“所以說網絡零售切切實實增加了農戶的消費支出。”周晉竹說。
離城越遠,農戶線上消費傾向越高
——農民每增加1年電商使用會增加3061元的線上消費支出,家電和數碼產品等品質消費不斷提升
收入超過700萬元!去年,2家蘇寧易購零售云店讓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的楊旭父子嘗到了在鄉(xiāng)鎮(zhèn)市場做品牌生意的甜頭。
從大屏幕彩電、雙開門冰箱、靜音空調等傳統家電的升級版,到掃地機器人、空氣凈化器、凈水器等新晉綠色家電,鄉(xiāng)鎮(zhèn)市場對好貨的需求一點也不小。而線上線下雙運營的方式,讓楊旭同時收獲實體門店加網絡零售的“戰(zhàn)果”。
在鄉(xiāng)村市場的消費中,電商和網絡零售具體如何發(fā)揮作用?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網絡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