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依賴傷疤難愈合
刨去傳銷的說法之外,萬色城剩下的弊端以供應商依賴和自有品牌依賴為甚,而前者則實實在在嘗過花錢買來的教訓。
2016年上半年萬色城與當時最暢銷產品之一萬色水母I系列的主要供應商巨人集團因配方未授權使用發(fā)生糾紛,并于該年下半年終止與巨人集團的關系。該事件直接拖累萬色城2016年的營業(yè)業(yè)績,表現(xiàn)為美容產品收益從2015年的2.685億元做垂直落體運動至2016年的0.778億元。
此后,萬色城擴大若干產品的供應商數(shù)量但始終無法擺脫供應商依賴的困擾。比如杜邦是萬色城益生菌最大供應商,2015-2017年占其采購額的2.3%、37%和48.5%。

截至2018年6月,萬色城前五大供應商份額仍不下60%,其中杜邦獨占42.9%。
萬色城自有品牌產品銷售額比重高達90%,第三方品牌產品份額相對狹小。品種相對單一的產品使得經(jīng)營風險陡增,萬色城尚未從2016年萬色水母I法律糾紛中徹底恢復過來。

更為嚴峻的是,萬色城合作伙伴增速嚴重放緩。2018年新注冊網(wǎng)商數(shù)量才124名,尚不足2017年2340名的零頭;同時新注冊實習店主數(shù)只有5671名,也不足2017年的一半。少了新的合作伙伴的加入,萬色城社交電商的屬性難以得到大力發(fā)揮。
號稱第四大S2B2C社交電商,萬色城市場份額卻只有1.3%。這點相較拼多多、云集太脆雞,特別在平臺業(yè)績萎縮不前、客戶增量有限的情況下,萬色城想通過IPO打一場翻身仗實在很難。
(來源:微信公眾號:IPO早知道)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社交電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