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美團召開發(fā)布會正式推出了新品牌——美團配送,同時宣布美團配送將以開放平臺的姿態(tài)助力合作伙伴的生態(tài)建設,提升商家的配送效率,進而推動社會物流成本的降低,促進實體經濟的發(fā)展。目前,美團配送已經與家樂福、CFB集團、百果園、多點、叮當快藥等達成合作。
在美團配送推出后,5月7日,美團股價漲幅接近3%。而縱觀恒生指數近兩天表現,整體大跌近3%。由此可以看出,二級資本市場,對此次推出的“美團配送”品牌和服務的看好。
對于美團配送的未來發(fā)展,美團高級副總裁兼到家事業(yè)群總裁王莆中在發(fā)布會上表示,要讓配送像云計算一樣,即需即用。
顯然,美團配送的角色定位是做即時配送的高效基礎設施。在這個定位下,美團之所以要推出開放性質的配送平臺,其實是為了解決各行業(yè),尤其是餐飲業(yè)和零售業(yè)存在的“歷史遺留痛點”。
從舊時代到新時代,商家的物流之殤
曾幾何時,電商的繁榮粉碎了很多人在線下開實體店的夢想。然而禍不單行,在資本的大舉入侵下,O2O時代的到來又粉碎了很多線下實體商家的大好前景。更為可怕的是,O2O帶來了令線下實體商家不寒而栗的“跨界競爭”,以及對跨界競爭癡迷的互聯網企業(yè)們。
當雄踞線上的互聯網企業(yè)們意識到跨界競爭的美好未來后,他們帶著在線上攫取的海量用戶和強大的技術壁壘涌入線下。于是,不少毫無防備的線下實體商家毫無還手之力,在這股持續(xù)而強力的致命沖擊下,傳統零售業(yè)和餐飲業(yè)死傷無數,哀鴻遍野。
但不少線下餐飲和零售商家還是在洗牌中活了下來,有的脫胎換骨,有的則元氣大傷。但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是不可逆的大趨勢,在經歷過殘酷的混戰(zhàn)后,傳統的線下實體商家們深刻意識到必須順應O2O的時代洪流,走向線上,開展到家業(yè)務和到店業(yè)務。
好景不長,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雖然不需要物流設施支持的到店業(yè)務普及快,但需要物流設施支持的到家業(yè)務卻成了不少商家的心病。尤其是近些年到家業(yè)務需求的高速增長,更是讓這些急需增量的商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眼下,分鐘級即時配送時代的到來,凸顯了消費者對于物流的高要求,并再一次向商家提出了非常明確的挑戰(zhàn)——建立高精度的調度系統。上一階段自建配送設施的不少商家越發(fā)感到吃力,因為技術上的落后或是缺乏系統化技術方案的經驗,在龐大訂單量面前,他們往往只能望洋興嘆,尋求非常有限的增量。
從舊時代到新時代,傳統商家始終都處在一個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再發(fā)現問題的循環(huán)之中。不過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因為時代的極速變遷和用戶需求的升級,物流始終是傳統商家難以做好,或者說難以長時間把握好的一項關鍵能力。
這種物流痛點,是歷史性,也是基因性的,但不意味著不用解決,也不意味著不能解決。如今,以開放平臺形式面對大眾的美團配送,將為這些商家?guī)愍氂械钠凭种ā?/p>
美團配送的“開放效應”
開放和不開放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能夠共享。就美團配送來說,開放其實是將其多年精心建設的物流設施和擁有的生態(tài)資源共享給合作伙伴,幫助他們解決切實的痛點。具體來看,美團配送可以從三個方面實現對商家的助力,充分釋放“開放效應”。
第一,美團配送針對不同場景打造的四種運力網絡模式,能夠在實現場景全覆蓋的前提下,為不同規(guī)模和不同業(yè)態(tài)的商家提供定制化的物流方案。
經過4年多的實踐和優(yōu)化,美團配送目前擁有四種運力網絡模式,分別為點對點網絡的“巡游模式”,針對的是便利店場景;星型網絡的“星系模式”,針對的是傳統商超場景;前置小倉+配送的“倉配一體模式”,針對的是近場零售場景;配送+智能末端的“智能末端模式”,針對的是寫字樓場景。
顯然,這四種運力模式是針對不同消費場景的用戶和商家進行差異化設計的,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因而對于商家來說,一方面不會存在對運力網絡模式是否符合自己業(yè)態(tài)的擔憂,另一方面也能根據自身需求選擇符合自己的運力模式,比如多業(yè)態(tài)的商家可以同時選擇多種運力模式進行組合。
也就是說,這四種運力網絡模式能夠很好地滿足商家的定制化需求,而且不受商家不同階段下的不同需求的限制。此外,這四種運力模式還給商家提供了未來保障,即便是將來要拓展到其他的場景,商家也不用因運力模式的缺失而畏手畏腳。
第二,美團配送的“超腦”即時配送系統、智能化終端設施和規(guī);渌蛨F隊,能夠保證商家的物流效率和用戶的良好體驗。
據悉美團的“超腦”即時配送系統,在高峰期每小時路徑規(guī)劃高達29億次,而且平均0.55毫秒為騎手規(guī)劃1次路線,平均配送時長目前已經縮短至30分鐘以內;美團配送目前服務于360萬商戶和4億多用戶,外賣日完成訂單超過2500萬,日活躍配送騎手超過60萬,有近萬個配送站點、前置倉實體網絡,覆蓋了2800余座市縣。
毫無疑問,是超高體量的訂單和復雜的配送需求,鑄就了美團配送在技術和終端設施上的強大。對于商戶來說,這樣的能力一來能夠充分保證即時配送的效率,即便商戶的訂單量足夠大,二來能夠充分滿足用戶對快的需求,保證其良好的體驗。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