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搭車淘金
章國棟很早就算過一筆賬,如果自己找物流渠道,把一個三公斤的產品從浙江運到東南亞消費者手里,僅物流成本就占到50%-60%,這會大大提高商品售價。借助Lazada的物流鏈路減少物流成本后,他改變了Lazada原計劃1.2倍于國內的價格,改為和天貓同價。
Lazada平臺的傭金扣點約為2%-4%,這在章國棟看來“微乎其微”,另外,東南亞市場競爭沒有天貓、淘寶激烈,因此廣告成本較低,卡羅特在這方面“基本不花錢”。
盡管海外業(yè)務目前還沒有盈利,但章國棟抽調了最精英的六人小團隊投入東南亞市場,并籌備成立新加坡分公司。
他給自己定的KPI是快速拿下更大的市場份額。開拓東南亞市場是個“很辛苦的工作”,因為不像國內電商平臺已經趨于成熟,Lazada還在不斷完善,“經常釘釘上白天說好的事,晚上11點又有新變化”。
Foreo東南亞區(qū)域經理陳翠薇也看中了這塊市場的巨大潛力,“我們跟Lazada合作可以提前布局東南亞,等到人口紅利完全潛力釋放的時候,有比較好的布局就能夠獲得商業(yè)上比較大的發(fā)展。”
背靠淘寶和天貓這一全球最龐大的優(yōu)質商家池子,Lazada近期宣布了一系列吸引商家的新舉措,比如開放新賣家自助入駐、在6國市場各培育300個優(yōu)質品牌賣家、提升現有賣家的運營能力、提升物流時效、將中國商家耳熟能詳的“生意參謀“(商家運營數據后臺)挪到東南亞等。
印井表示,東南亞地區(qū)的消費能力有待進一步解放,現階段Lazada比較歡迎家居家紡、3C用品等客單價相對低的產品進入。
Lazada有部分自營業(yè)務,也有第三方商家業(yè)務。印井告訴PingWest品玩記者,在奶粉、母嬰品類,不會輕易放棄現在的商業(yè)模式;在服飾、3C配件等長尾行業(yè),Lazada會重視培育賣家市場。
順應東南亞,改變東南亞
Lazada最大的挑戰(zhàn)來自各國市場的差異化。除去新加坡,東南亞其他五國還在發(fā)展中,人文、宗教、基礎設施、消費習慣天差地別。比如,印尼、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車輛靠左行駛,越南、菲律賓則靠右行駛;而在菲律賓,一億多人口分散在七千多個小島上,各個島嶼之間的交通不便,平均網速在東南亞排名倒數第一,90%的人連銀行賬號都沒有。
這是一個高度碎片化的市場,如何有效地本地化才是關鍵。在中國,一款產品可以賣向全國各地;但在東南亞,一件產品需要用不同的樣式才能適應不同國家需求,比如,新加坡消費者偏好國際品牌,泰國消費者喜歡色彩艷麗的服裝,而消費力相對較弱的菲律賓受日韓時尚影響頗深,韓都衣舍在那里廣受歡迎。“這是Lazada要去幫助改變的核心問題,我們去幫助這些設計師,還要幫助品牌、幫助商戶去做差異化的服務,盡量避免同質化”,印井表示。
Lazada還需要改變消費者。對于手機這種大件,東南亞消費者習慣了在商場購買,為了把他們拉到線上,出身小米、負責Lazada消費電子的胡泊拿出了他頗為擅長的粉絲營銷、社交媒體傳播套路:他每周都在Lazada定時定點售賣某品牌的某款手機,讓消費者清楚地知道,每周的什么時間在Lazada一定能以最低價買到某個手機。
此外,胡泊花大力氣爭取手機品牌的線上獨家發(fā)售,蘋果就將Lazada作為東南亞唯一線上合作伙伴。社交媒體的玩法也被應用,來自朋友分享的信息、強節(jié)點的信息傳播能帶來較高的轉化效果。
各領域消費者的需求也不一樣。收入水平決定消費習慣,泰國消費者搜索的關鍵詞是“全面屏”,而印尼的關鍵詞卻是“便宜”,這讓賣手機的流程也變得復雜繁瑣。胡泊的辦法是,將六個國家按照收入高低分為兩類,“介入每一個手機品牌,幫品牌找到相對應的、有特征的賣點,還要涉及上市時間、產品競爭力和定價策略等。”
東南亞電子產品售價普遍高于國內。
印井認為,要在東南亞可持續(xù)增長,要解決的核心痛點一定是物流、支付。正因基礎設施差異化巨大,不一定馬上可以看到效果,這是一個漫長而繁瑣的過程。Pierre Poignant表示,Lazada也在尋找物流、支付或供應鏈方面優(yōu)秀的投資對象。
巨頭近戰(zhàn)
有不少消費者在談及電商平臺時,提到了淘寶。新加坡用戶李劼洋告訴PingWest品玩記者,他知道Lazada主要是因為女友經常上淘寶。他主要在大促時去Lazada購物,一年四到五次,購買的商品從電器配件過渡到家裝等大件。
Grab司機王宇明更喜歡在Wish和淘寶上買東西,“亞馬遜、eBay上的東西不夠多”。他還會使用當地的小電商平臺,“50塊錢的東西經常轉手能賣到70元,不管怎樣都不虧。”
東南亞電商平臺一度達到了60余家,其中還有一位不得不提的競爭對手Shopee。騰訊曾投資了Shopee的母公司Sea并占股33.4%。
根據東南亞電商聚合平臺iprice近期統(tǒng)計結果:Lazada以27%訪問居榜首,Tokopedia訪問額為17%、Shopee占15%訪問額。
Lazada在東南亞只有一個App,在差異巨大的市場面前,這并不那么靈活。印井告訴PingWest品玩記者,Lazada六個國家的本地運營是最核心的,總部的職責其實是把該基于平臺整體做的事情先做掉。Pierre Poignant透露自己和區(qū)域CEO的溝通內容包括分市場和總部分歧的部分。
和Lazada的單一App不同,Shopee在七個國家推出七個App,這種打法更為靈活。據第一財經報道,印尼早晚高峰堵車嚴重,Shopee印尼App就推出了搖金幣游戲,消費者可在該時間段搖到金幣兌換折扣。
2018年Shopee實現總訂單量同比增長147%至6.04個億,年度活躍買家總數同比增長130%至4990萬,全年GMV(成交總額)同比增長150%達到103億美元。Lazada并未公布相關數字。
印井希望到2020年,東南亞基本每兩個人就有一個是Lazada的用戶。這個“年輕的夢想”如何實現有待時間解答。
來源: PingWest品玩 作者: 寒冰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Laz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