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 新零售頻道 >> 正文
58到家二次試水實體店 能否補足平臺黏性?

  北京商報記者在美團網搜索發(fā)現,平臺上仍有十余家標注名稱“58到家甲妝生活館”的門店,主要分布于安定門、勁松、團結湖、石門、回龍觀等區(qū)域。但據58到家相關負責人介紹,因平臺業(yè)務調整,甲妝生活館的業(yè)務其實已停止一段時間了。曾經入駐58到家甲妝生活館的商家對記者表示,平臺其實并未給門店帶來太多的訂單。

  記者實地探訪美團上查詢到的芍藥居附近的一家“58到家甲妝生活館”后發(fā)現,該門店已將“58到家家政生活館”招牌摘掉。老板告訴記者:“兩年多沒用過58到家的系統(tǒng)了,當時平臺給到門店的訂單不多。”

  在通州區(qū)一家曾經的“58到家甲妝生活館”,記者看到,所謂的“58到家甲妝生活館”其實棲身在一家美發(fā)店內,僅僅是一個僅有幾平方米、由幾張沙發(fā)組成的“店中店”。而一家房山區(qū)的“58到家甲妝生活館”,門店接線人員表示,因平臺推送給門店的訂單較少,很久以前門店已停止與58到家的合作。

  平臺黏性待補足

  除了流量瓶頸,美業(yè)平臺最大的尷尬還在于用戶在與美甲美睫師有過合作后,就會甩掉平臺,直接完成服務交易。

  北商研究院特邀專家、北京商業(yè)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為了防止平臺流量流失、美甲美睫師壟斷平臺流量,58到家開始吸納商家入駐平臺,鞏固平臺流量。但商家與消費者交易后,也會出現后續(xù)交易脫離平臺的情況。

  與此同時,合作門店的服務品質也將是平臺管控的難點。賴陽表示,當消費者對消費場景的要求越來越高,“品牌合作還是自營實體店”是每一個平臺都在面臨的抉擇難題。平臺如果不參與到商家的日常運營中,將難以把控商家的服務質量,消費者在商家擁有服務環(huán)境差、品質低的不消費體驗后,也會影響到平臺形象。雖然平臺自營實體店可以避免美甲美睫師進行私下交易,但社區(qū)消費需求尚不穩(wěn)定,也給實體運營帶來難度。選擇與商家合作,平臺又缺乏實體管理經驗,難以操盤分散的實體資源。

  賴陽表示,平臺要想留住商家和客戶,既要對消費者的安全進行保障,也要對入駐商家形成有效的管理,形成“相互制約、相互受益”的模式,才有可能使平臺影響力提升。

 。▉碓矗罕本┥虉 記者:王曉然 王維祎)

2頁 上一頁  [1] [2] 

從58到家請的保姆被查出梅毒,雇主:很怕孩子被感染

從58到家請的保姆被查出梅毒 雇主:很怕寶寶被感染

58到家:打出服務“組合拳”向O2O泡沫說不

58到家:以高標準月嫂服務贏用戶真實“五星”

58到家逆市開店線下攬客 專家:O2O未來側重集合模式

搜索更多: 58到家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