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酒店青睞“黑科技”,專家認為,酒店智能化存在投入與產出不平衡的痛點,仍需培育一至兩年
隨著智能家居、智能駕駛的興起,人工智能開始進入酒店領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在酒店享受到智能化的住宿體驗,而且酒店為了吸引新一代的消費者,也紛紛為客房加入智能元素,“智能酒店”已成為當下最時髦的字眼兒之一。
所謂智能酒店,是指利用物聯(lián)網、云計算、移動互聯(lián)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酒店內各類旅游信息的自動感知、及時傳送和數據挖掘分析,從而滿足客人個性化需求,并幫助酒店達成開源、節(jié)流、增效的目的。
智能酒店給客人帶來的首先是便捷和舒適入住體驗,同時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然而,國內部分酒店急于“趕時髦”,對黑科技的“趨之若鶩”,不僅消費者體驗感差,更遭遇“投入與產出不平衡”的瓶頸。
業(yè)內人士坦言,目前國內還未見到理想的酒店智能化樣板,未來智能酒店的培育和成熟還需要一至兩年時間。
全球酒店“愛上”黑科技,紛紛打造智能客房
最近幾年,智能應用風靡全球酒店業(yè),高、中端酒店及各在線旅游平臺紛紛嘗試推出相關方案。比如早在2016年飛豬就聯(lián)合首旅酒店集團、石基信息一起成立浙江未來酒店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負責酒店行業(yè)的互聯(lián)網與智能化創(chuàng)新,其中刷臉入住自助系統(tǒng),已在杭州、海南等多家酒店上線。去年,攜程發(fā)布“EASY住”全套酒店智能方案提供30秒快速Check-in,包含自助前臺功能、在線選房、智能客控等,據說能將入離酒店的辦理效率提高30%。另外,首旅如家也在旗下多家中高端酒店打造智能客房,今年5月旗下首家主打社交、智能、娛樂的YUNIK HOTEL在上海開業(yè),客房中設有語音“AI服務員”、VR娛樂游戲眼鏡和智能中控面板,客人可通過與語音“AI服務員”對話來遙控房間內的智能設備。
國際酒店集團也不甘落后,上月,洲際酒店集團與百度共同打造的新一代智慧酒店解決方案正式落地,消費者可在北京三里屯通盈中心洲際酒店和廣州保利洲際酒店,預訂洲際行政俱樂部AI智慧套房。據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qū)市場營銷副總裁王藺透露,年內該服務還將陸續(xù)在大中華區(qū)共計100間洲際酒店的行政俱樂部套房中推出。另外,希爾頓酒店集團去年公布了“Connected Room”智能酒店項目,系統(tǒng)由自己研發(fā)測試;萬豪酒店集團與Legrand和三星集團合作,推出“未來客房”項目;雅高集團也于今年年初在巴黎總部推出了新型的智能概念客房。
在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總經理孫堅看來,未來社交和科技被認為是兩個巨大的內核,圍繞這個內核,去豐富酒店產品的內涵和外延,將是保持和吸引消費者關注度的大方向。
不過,對于國內酒店領域智能黑科技“泛濫”的趨勢,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中國智慧酒店聯(lián)盟理事長趙煥焱則表示,運用成熟的新技術無疑是酒店發(fā)展的趨勢,智能酒店的特點應該是利用技術進步的成果提升客人體驗,節(jié)能降耗,從而增收節(jié)支。“如果單純跟時髦、盲目智能化,反而會增加客人麻煩,提高酒店成本。”
盲目跟風炫技,黑科技成“雞肋”
王藺說,在調查中,他們發(fā)現(xiàn)客人入住酒店最煩惱的一件事就是,入睡時,總有一盞燈關不掉,恨不得滿房間地找開關。“而入住智能套房,只要對AI智能音箱說,我要睡覺了,智能系統(tǒng)就會進入睡眠情景,所有燈就會關閉,只留下小夜燈。”而另一項受消費者歡迎的功能是,可以通過智能音箱來訂餐、要水、毛巾等,不必再打電話跟前臺反復確定。目前,酒店最“主流”的“智能客房”就是通過app、遙控器或者AI語音交互來實現(xiàn)電視、空調、燈光的遙控,同時兼顧點餐等客房服務。
從消費者角度,一個完美的“智能”入住體驗應該是便捷、舒服且充滿個性化和趣味性,解決傳統(tǒng)住宿經驗中的一些痛點。然而,體驗感差卻恰恰成了當下很多智能酒店的短板,比如應用程序復雜,研究半天說明書,依舊茫然;自助入住和刷臉開門不靈光,不得不求助服務人員。
這些“雞肋”式黑科技,一方面是目前技術不成熟,售后維修、升級滯后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酒店盲目跟風炫技的惡果。首旅如家酒店集團信息技術部總經理王波認為,未來在智能產品的基礎應用上,會出現(xiàn)一些基本的標準化產品,如智能前臺、門鎖、音控設備等,可以被批量使用,從而保證體驗品質。
迎合“千禧一代”嘗鮮口味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目前智能客房風起云涌,很大程度是為了吸引崛起的“千禧一代”。“千禧一代”的消費正以年均11%的速度高速增長,是35歲以上消費者增速的兩倍,逐漸成為消費的主力。他們具有鮮明的消費特點,“渴望嘗試新事物與新技術,對智能和科技尤為敏感。”
然而,隨著黑科技的批量使用,這些智能“爆點”又成為標配,失去了獨特的吸引力。因此要想抓住千禧一代,酒店應針對自己的客戶群體來決定智能技術的應用范圍,推出個性鮮明的智能方案。比如,趙煥焱表示,他曾在芝加哥住過一家酒店“智能”體驗很贊,客房三維音頻系統(tǒng)可以模擬大自然聲響,有助于客人入睡。“無論如何,都必須精選與提升客人體驗和節(jié)能降耗有關的智能化措施。”
智能化的高投入能賺回來嗎?
正如趙煥焱所說,智能酒店的終極目標是在提升客人體驗的同時,節(jié)能降耗,從而增收節(jié)支。“比如,美國有家酒店推出節(jié)能客房,客人離店時,將其耗電耗水情況與酒店平均水平做比較,并據此當場計算住店費用。”
相比技術,對酒店投資者來說,酒店進行智能化的改建帶來的高額成本以及不高的ROI,才是最需要考慮的問題。萬豪國際全球設計戰(zhàn)略高級副總裁Karim Khalifa認為,通過進行智能改造,可以為每間客房每年節(jié)約300美元的成本,因為可以根據客房內的情況,自動關閉空調等設施。據某些科技企業(yè)提供的成本對比表顯示,智能酒店比傳統(tǒng)酒店總能耗降低37%。然而,這只是理想條件下的數據。究竟降低還是增加成本,酒店的智能化改造恰恰如同一把雙刃劍——如果技術配套不成熟,不僅無法實現(xiàn)節(jié)能,反而因為設施改造而徒增成本。
共2頁 [1] [2] 下一頁
迎楓綻放 以“人”為本 麗楓成功激活酒店存量市場
騰訊或投資境外酒店強化商業(yè)版圖
游客入住酒店被盜質疑安全措施有疏漏
12人攜程訂好機票酒店套餐 出游當天被告知酒店滿房
MUJI無印良品開設酒店成網紅 價高服務差被客戶吐槽
搜索更多: 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