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趨勢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 >> 商業(yè)趨勢 >> 智能科技 >> 正文
無人便利店本質(zhì)是升級版自動售貨機 低成本是偽命題

  本質(zhì)是升級版自動售貨機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技術加速升級迭代,無人便利店終會實現(xiàn)“高穩(wěn)定”,真正限制其發(fā)展的因素不是別的,正是技術的無人化。不可否認,無人便利店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切入點,但其本質(zhì)上是升級版自動售貨機,即在販賣灌裝飲料等常規(guī)商品的基礎上,增加非常規(guī)尺寸的商品,繽果盒子、F5未來商店、TakeGo概莫能外。

  換言之,無人便利店能解決的問題,自動售貨機都不在話下,而且成本更低、坪效更高。除了以高科技形象示人這一噱頭博眼球,無人便利店并不能使運營效率帶來實質(zhì)提升,小范圍嘗試、積累運營經(jīng)驗可以,盲目下重注不可取。

  先說成本。別看無人便利店面積小且租金低,但其每平米單日租金并不低,而且需要燈光、溫度、設備等物業(yè)配套,加上商品管理成本,其總成本不是小數(shù)。反觀自動售貨機,無論是以飲料為主的機器(占地1—2平米)還是復合型售貨機(占地8平米),其造價都低于無人便利店,而且更容易維護,只需補貨一個動作,無需來回整理貨架。

  再說坪效。中百集團董事總經(jīng)理萬明治曾算過一筆賬,日本有500萬臺自動售貨機,年銷售達3000多億元,即每臺占地1-2平米的機器日銷達168元,坪效為84元/平方米/天,反觀居然之家打造的Eat Box,坪效號稱1500元/20平方/天=75元/平方/天,低于自動售貨機。

  不難看出,無人便利店在核心指標上完敗于自動售貨機,其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的原因可能是被過度包裝“無人”的概念。畢竟,長期被盈利困擾的便利店太需要引入創(chuàng)新元素,以提振行業(yè)士氣。不過我想說的是,任何零售業(yè)態(tài)與黑科技的結合,都必須以提升運營效率為根本出發(fā)點,其次是改善用戶體驗,避免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尷尬。

  遺憾的是,當前無人便利店連讓消費者叫好都沒達到,更別談叫座。其與傳統(tǒng)便利店銷售的商品大同小異,但客單價遠低于后者,通常在10元以內(nèi),反觀傳統(tǒng)便利店客單價為超過10元甚至達到20元。要知道,有人便利店與消費者交互、提供服務,可以產(chǎn)生更多附加銷售。

  考慮到客單價與坪效直接掛鉤,無人便利店客單價低這一硬傷,將影響坪效的實際表現(xiàn)。同時,享有黑科技光環(huán)加持的無人便利店,依然擺脫不了零售業(yè)通行的規(guī)模效應,只有不斷擴大規(guī)模,才有可能降低后臺成本實現(xiàn)盈利,如何實現(xiàn)快速擴張成為其生存下去的關鍵一步,坪效低是繞不開的絆腳石。

  結語

  有人說,為了使無人便利店早日步入正軌,便利店可以配合技術的無人化做出讓步,比如減少面積、商品數(shù)量。這一觀點看似合理,實則大錯特錯,便利店的核心宗旨是為消費者提供便利,一定量級的SKU必不可少,而且消費者進店消費往往有品牌忠誠度和明確嗜好,如果不能提供其所需的品牌或特定商品,便利便無從談起。

  因此,無人便利店不得不在無人化與便利程度之間艱難尋求平衡,目前更多向無人化傾斜。長遠來看,如果無人便利店真的流行開來,我認為其會像共享單車一樣,成為國民素質(zhì)的照妖鏡,原因在于無人便利店可能成為社會閑散人員的“天堂”,不得不派專人看護。

  如果公眾素質(zhì)無法快速提升,運營方需要額外投入大量人力去監(jiān)督、管理、整理,為便利店節(jié)省人工這一美好愿望就會落空?紤]到鮮食比快消品利潤更高,便利店都在不遺余力強化鮮食,而無人便利店在鮮食的銷售、加熱服務方面存在諸多問題。自欺欺人的低成本、被高估的坪效,無人便利店能否改善盈利情況還是未知數(shù),切忌盲目樂觀。

 。▉碓矗夯⑿峋W(wǎng) 龔進輝)

2頁 上一頁  [1] [2] 

無人便利店熱起來的概率極高 賺錢的可能性不大

無人便利店被資本熱捧 會是實體零售終結者嗎?

無人便利店能走出試驗田嗎

居然之家也來跨界無人便利店?聽聽負責人怎么說

無人便利店躥紅 七張圖告訴你市場有多大

搜索更多: 無人便利店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