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間競爭加劇 優(yōu)勝劣汰在所難免
雖然問題不少,但是業(yè)內也不得不承認快時尚發(fā)展的趨勢并沒有改變,只是對于快時尚的未來需要更多的理性審視,“只要是快時尚就可以賺錢賺人氣”的想法顯然不再適用,在快時尚內部分化已經出現。
就像商業(yè)地產一樣,當越來越多的人發(fā)現這是一片藍海而瘋狂廝殺的時候,藍海很快也就變成紅海。不少業(yè)內人士坦言,隨著快時尚品牌的快速擴張,品牌之間競爭逐漸加劇,未來一場優(yōu)勝劣汰的行業(yè)洗牌在所難免。

目前,優(yōu)衣庫門店數量逐年遞增,新進入者Forever 21近年來也在加速擴張。相比而言,ZARA和H&M的變化則較慢。今年4月,Gap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5%,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的業(yè)績有很大跌落。在中國市場,由于相較其他競爭對手進入的時間晚,Gap在中國市場并沒有獲得預期的發(fā)展,開店速度也一直較為緩慢。
一方面是國外快時尚品牌進入帶來的競爭加劇,另一方面國內快時尚品牌為搶占市場內斗血拼的價格戰(zhàn)也是影響惡劣。業(yè)內觀點認為,國內快時尚品牌原本多是粗放式管理、在技術上落后國外的品牌,大有瀕臨淘汰的危險。如何在低價的基礎之上,跳出價格戰(zhàn)的惡性競爭陷阱是國內快時尚品牌最應考慮的問題。
在競爭加劇的同時,不少快時尚里的領軍品牌更是在線上開始攻城掠地。去年,ZARA、Gap、優(yōu)衣庫等在中國市場上的多個品牌相繼進駐天貓,H&M在中國的自建電商平臺也正式上線,快時尚品牌之間的競爭開始從線下蔓延到線上。
中投顧問輕工業(yè)研究員朱慶驊認為,未來快時尚市場將出現“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最終形成幾大快時尚品牌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局面,ZARA、H&M、優(yōu)衣庫等實力較強的品牌或壟斷市場。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優(yōu)衣庫推合作款 快時尚繼續(xù)“傍大腿” 時尚品牌2015年動蕩頻繁 快時尚副線占市場逆勢崛起 快時尚產業(yè)陰暗面被放大:H&M被抨擊“道德敗壞” 頻繁高折扣促銷毛利下跌 Michael Kors慘變快時尚 ZARA、H&M、Uniqlo 同是快時尚為何不同命? 搜索更多: 快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