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拉達包,等待著購買她心儀的包包,不會有人想到她手里的普拉達包,花費了她70%的薪水。
每次的奢侈品促銷,上海的各大門店都會排起長龍,買奢侈品就如同買白菜。前不久,意大利米蘭營銷公司Contact Lab 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上海奢侈品消費人群購奢侈物品的平均花費超過了紐約市民。此外,91%的上海人打算在未來六個月內(nèi)再次購買奢侈物品,而有此想法的紐約人則只有77%。
上海姑娘省吃儉用買奢侈品?
2014年,廣大網(wǎng)友積極參與了網(wǎng)絡調(diào)查《人生第一件奢侈品》,參與調(diào)查的上海網(wǎng)友中,85%以上都是18~40歲的中青年,調(diào)查反映不少上海人都是在30歲以后才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件奢侈品大牌,超過三成的人買大牌時都表示“不差錢”!
也許很多人認為,上海人對奢侈品的熱衷,多多少少都出于一點虛榮心。給人的印象是上海的女孩子喜歡攀比,一個辦公室的人會非常注意誰穿了件新衣服,衣服是什么牌子的。另外,上海女孩天生喜歡比較奢華、考究的東西,所以她們會省吃儉用為自己買名牌。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的宋亦平教授研究奢侈品營銷多年,在她看來,上海人比較接受奢侈品,是因為上海在各個方面比較開放,對很多舶來的東西接受容易,對奢侈品品牌內(nèi)涵體會領悟更好一些。
對于很多年輕人積攢幾個月的工資購買奢侈品,宋亦平認為,除了炫耀之外,更多的還是社交需要。“上海有很多大公司,進了這類公司,人總是想往上走的。一個小白領,至少從形式上讓別人看到她有上升的愿望。用這種品牌包裝可以拉近和上層領導的距離,讓她更容易融入,是職業(yè)發(fā)展需要的。”
“當然也不是哪個貴買哪個,上海女人在購買奢侈品方面很精明。”宋意平說,所以打折才會讓她們趨之若鶩。
錢小姐也是奢侈品愛好者,“我身邊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會配備兩、三個奢侈品,大到背包、衣服,小到配飾。”不過她表示自己屬于較為理智的愛好者。 共2頁 [1] [2] 下一頁 2014年國內(nèi)奢侈品消費額約為185億美元 同比下降1% 去年海外代購占全國奢侈品消費15% 市場規(guī)模約550-750億 2014年中國人奢侈品消費達到3800億 首次出現(xiàn)負增長 中國人2014年奢侈品消費達到3800億 首次出現(xiàn)負增長 杰尼亞上財年凈利跌四成 原因是內(nèi)地奢侈品消費低迷 搜索更多: 奢侈品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