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購買過萬得城商品的消費者葉先生對本報記者說,萬得城雖然比百思買經營的品種齊全,但無論特色還是配件,價格并沒有優(yōu)勢。“除了少部分‘具競爭力商品’的價格比較有吸引力外,其他商品的價格在市場上并不具有競爭力,畢竟中國人對于價格還是很敏感的。”
此外,萬得城也與中國家電門店采取的低價經營一樣,其開設的所有門店都將在當地實行低價承諾,消費者在萬得城購買任何商品,15天內發(fā)現該商品價格高于同一地區(qū)出售的價格,萬得城將給予差額補貼。這導致不少消費者將萬得城門店當作了“體驗中心”。“我曾經在萬得城認準了型號,再到家電市場或者網上去購買價格比萬得城便宜的產品。”葉先生說。
中國家電零售商過于血腥的價格戰(zhàn),讓外資企業(yè)在中國市場騰挪的空間相當有限;而規(guī)模龐大的3C電子消費產品的專業(yè)市場,讓外資企業(yè)品類、價格優(yōu)勢盡失。一方面優(yōu)勢喪失,另一方面,萬得城與百思買同樣固執(zhí)地堅持原有經營方式,包括強調體驗、買斷產品等模式,這些不能不讓萬得城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壓力。
據悉,入華僅8個月,萬得城中國區(qū)首席執(zhí)行長就更換了人選。2012年前三季度,萬得城中國的銷售收入為1億歐元,去年全年預計虧損4000萬歐元。
易買得或出售在華門店
資本掌控仍在韓方
和萬得城“同病相憐”,其他來華投資的外資零售巨頭在這一輪經濟下行的大潮中同樣未能幸免。1月初傳出消息,昔日風光無限的韓資超市易買得,計劃將目前在華所有門店共16家打包出售,擬在中國退出賣場業(yè)態(tài)。一個月后,易買得的官方說法姍姍來遲,盡管易買得否認近期將出售中國區(qū)門店,但卻透露繼續(xù)在華拓展新店的可能性亦不大。在零售業(y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人人皆知不進則退,根據百思買等零售企業(yè)當年的遭遇,如果在中國市場堅持一兩年后仍未開新店,接下來的命運已經可想而之。而且更多的業(yè)內人士猜測,易買得的確在執(zhí)行出售門店計劃,所謂的否認聲明不過是交易成功前不想過分引人矚目。
“我不知道易買得將要退出的新聞,不過真的關門對我們來說不受影響,這里周邊還有很多超市可以選擇。”易買得曲陽店內,正在采購日用品的秦阿姨對記者說。
雖入中國市場多年,但發(fā)展至2011年,易買得在華僅有27家門店,與家樂福、沃爾瑪動輒數百家店相比,實在相形見絀。而且易買得在中國市場出售門店已經不是第一次,2011年,韓方將在華經營不佳的11家門店出售,希望具有專業(yè)零售經驗的業(yè)者收購。那時已買下家得利的海航參與了競購,但并未談攏。最后,永輝超市以400萬元收購北京易買得商業(yè)有限公司100%股權。而永輝在福建地區(qū)的競爭對手新華都(5.65,0.04,0.71%)則以1.25億元收購易買得6家賣場。
由于易買得不少門店都虧損,因此難以高價出售,上述交易價格被業(yè)界戲稱為“白菜價”。
不久前,天津泰達集團有限公司掛牌出售其所持有的天津泰達易買得超市有限公司16.67%股權,價格6292.2萬元,以易買得在天津的5家門店計算,也算低價拋售。“經過幾輪出售,易買得目前在中國區(qū)共16家門店,其中上海地區(qū)11家,天津地區(qū)5家,韓方有意接盤上述天津易買得的中方股權,如此一來,天津易買得有望成為韓方獨資企業(yè)。而上海易買得的大部分股權都在韓方手中,即未來所有中國區(qū)門店的資本掌控權基本都在韓方。”知情人士透露。
“不過叫價不高或許反而是易買得的優(yōu)勢。雖然家樂福和樂購官方都未承認出售在華門店,但業(yè)內一直傳言,家樂福和樂購就是因為門店數量大且要價高,導致無人接盤。易買得目前在華僅16家店,不會像當年沃爾瑪買下好又多約百家店后難以整合。因此若易買得售價合理且整合簡單,反而易被買家接受。”時富金融分析師廉波認為,但易買得需考慮日后如何挖掘新業(yè)務點,畢竟中國市場潛力巨大。
無法發(fā)揮規(guī)模效應
首家外資超市黯然離滬
易買得的“斷臂止損”不由讓人想起了另一個黯然離華者,去年關閉其所有門店的滬上首家外資超市——百佳超市。
百佳梅龍鎮(zhèn)店在2012年5月13日完成了最后一次營業(yè),而位于古北紅寶石路的百佳超市也于8日后關門歇業(yè)。至此,鼎盛時期曾在上海持有21家門店的百佳超市完全退出申城舞臺。
作為進入上海的第一家外資零售超市,這家隸屬于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集團的重要零售平臺已在上海經歷了18個年頭。然而,先發(fā)優(yōu)勢卻沒有在百佳超市身上得到任何體現,在多年的摸爬滾打后,百佳已無力在上海灘上繼續(xù)攻城略地,等待他們的命運只有默默地離開。
雖然最后兩家門店已經關閉,但百佳超市對上海這個市場仍未“死心”。百佳中國區(qū)公關負責人廖小姐向記者表示,百佳仍會在上海尋找合適的位置開店。
根據記者了解,百佳超市在滬門店數量過少,難以通過連鎖效應降低成本,再加上單店租金高企,是其最終黯然離場的主要原因。盡管百佳超市負責人對關店均以“租約到期”回應,但核心商圈近年來租金過高已成不爭的事實。根據世邦魏理仕 《2012年第一季度上海房地產市場回顧》報告,核心商圈首層及二層商鋪的租金報價已達54元/天/平方米及39.6元/天/平方米,并穩(wěn)步上漲。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茂業(yè)系舉牌逼停大商 產業(yè)資本頻增持零售股
今年春節(jié)零售業(yè)增速創(chuàng)3年新低
春節(jié)“成績單”難掩傳統(tǒng)零售2013隱憂
春節(jié)消費5390億 區(qū)域零售商銷售增速放緩
蘇寧醞釀大變革:張近東謀零售轉型
搜索更多: 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