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記者 王小月
日前,百果園發(fā)布的2024年度業(yè)績公告顯示,全年營收大幅虧損,1年內關閉近千家門店;2024年3月,高端水果品牌洪九果品因未能按時發(fā)布2023年年報被港交所停牌……隨著水果零售行業(yè)競爭日趨激烈,精品商超、社區(qū)團購等業(yè)態(tài)層出不窮,高端水果為何“失寵”,記者進行了調查。
從“高端”到“高損”:營利模式之變
2024年,被稱為“水果零售第一股”的百果園集團遭遇上市以來最冷寒冬。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營業(yè)收入102.73億元,同比減少9.8%;公司凈利潤由2023年的盈利3.62億元轉為2024年的虧損3.86億元,同比減少206.7%。截至2024年底,公司門店總數同比減少966家。
數據的背后是消費者對高端水果連鎖態(tài)度的轉變。“以前覺得貴就是好,現(xiàn)在更追求性價比。”消費者王女士向記者展示了手機里的社區(qū)團購群,“同樣的泰國金枕榴蓮,店里賣198元/個,團購群直接砍到128元/個。”像王女士這樣的消費者并非個例,越來越多人在選擇商品時會兼顧品質與價格。
工作2年的陳辰坦言:“水果就是日常消費品,與其花高價買‘故事’,不如省下錢多買2斤。”陳辰告訴記者,他有時會到超市的臨期區(qū)域看一下有無打折蔬果。“這些商品比正價水果早上架1到2天,買到后依然非常新鮮,多放一兩天完全不影響品質。”
曾經,百果園一度憑借賣相好、品質高的水果俘獲了一批消費者的心。如今,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高端水果連鎖店也從賣“甜水果”轉而做起了“苦生意”。
記者注意到,為挽回流失的加盟商和消費者,2024年下半年,百果園宣布轉向高品質與高性價比并重戰(zhàn)略,包括重新調整定價策略,拓展中低端價格帶產品等。但即便如此,2024年關閉的近千家門店仍以加盟店為主。
農文旅產業(yè)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生鮮水果加盟模式的可持續(xù)性面臨著多重挑戰(zhàn)。以百果園為例,一些加盟商反映的壓貨、高租金等問題,導致加盟商虧損嚴重,暴露了生鮮水果加盟模式在成本控制、供應鏈管理和加盟商利益協(xié)調等方面的不足。
袁帥表示,高租金是生鮮水果加盟店普遍面臨的難題。城市核心商圈租金高企,而水果保鮮期短、損耗大,使得加盟商承擔了較大的成本風險。加盟商還面臨壓貨問題,無論門店庫存量如何,公司都會強行分貨,且其中不少是滯銷品,進一步加劇了加盟商的虧損。
中國企業(yè)資本聯(lián)盟中國區(qū)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水果零售行業(yè)天然對供應鏈管理、周轉效率、門店選址提出極高要求,一旦經營稍有偏差,很容易形成“壓貨—降價促銷—虧損—信任缺失”的惡性循環(huán)。
從“垂直賽道”到“全品沖擊”:行業(yè)格局生變
隨著生鮮零售行業(yè)競爭格局的深刻變革,水果垂直連鎖品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zhàn)。盒馬、叮咚買菜等全品類平臺憑借規(guī)模化采購優(yōu)勢和數字化供應鏈管理,持續(xù)壓低水果零售價格。這些平臺通過“半小時達”服務重構消費場景,將水果購買從計劃性消費轉化為即時性需求。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