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之星
近期,新茶飲品牌古茗過港交所聆訊,港股即將迎來“新茶飲第三股”。相比之下,作為曾經備受矚目的“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近年來卻呈現(xiàn)出明顯的業(yè)績頹勢。2024年上半年,奈雪的茶實現(xiàn)營收25.44億元,同比下降1.9%,經調整凈虧損為4.38億元,自2018年以來,公司累計虧損超過了13億元。
在2021年登陸港股市場時,公司總市值一度突破300億元,而截至1月20日,奈雪的茶的總市值大幅縮水,已跌至不足20億元,上市首日至今,公司股價已跌去超九成。
不僅業(yè)績被眾多新茶飲品牌遠遠甩在身后,門店規(guī)模也已經掉隊。證券之星注意到,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奈雪的茶的門店數(shù)量僅有1884家,其中超八成為直營店。而目前沖刺港股的古茗、蜜雪冰城、滬上阿姨,以及已上市的茶百道則通過加盟的模式在全國各地一路狂奔,門店數(shù)量令奈雪的茶望塵莫及。
直營店模式下,奈雪的茶的成本壓力短期內優(yōu)化空間有限,為此公司終于在2023年7月放開加盟,但由于其加盟門檻高、加盟費貴、產品定價高且缺少差異化優(yōu)勢等,公司的加盟店增長緩慢,截至2024前三季度,公司加盟店僅有353家。
01. 經營利潤率大幅下降
在主流新茶飲中,奈雪的茶是極少數(shù)采取直營模式的品牌,公司創(chuàng)始人彭心曾表示,“為什么我們這幾個新式品牌都以直營為主,是因為就是產品的做法和加盟店不一樣,加盟之后品控會比較難。”
但直營模式下門店重資產帶來的成本壓力無法忽視。以奈雪的茶2022年年報為例,2022年,公司1068家門店均為直營店,單店的營業(yè)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員工成本、使用權資產折舊、其他租金及相關開支、水電開支、配送開支等,對應的費用分別為:14.16億元、13.62億元、4.35億元、2.29億元、1.14億元和3.8億元,其中人工成本、租金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1.73%和15.47%。若按照品牌劃分,奈雪的茶和子品牌臺蓋的人工成本占比分別為:23.5%和34.6%。
2023年,奈雪的茶加強了對直營店成本的管控,業(yè)績自2021年上市后首次扭虧為盈,經調整凈利潤由2022年的虧損4.61億元變?yōu)?023年的盈利0.21億元。但好景不長,2024年上半年,奈雪的茶直營店的員工成本、租金、外賣費用以及原材料、水電、其他折舊攤銷占收入比例分別為24.6%、17.1%、8.1%和42.4%,分別同比增長5%、2.7%、0.1%和4.5%。
相較于如何優(yōu)化直營店的成本,直營店盈利水平的下滑更令奈雪的茶“焦慮”。證券之星注意到,2023年,奈雪的茶直營店的經營利潤率達到17.7%,較2022年上升約5.9%,但在2024年上半年,其直營店的經營利潤率僅有7.8%,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2.3個百分點,其中公司位于上海、北京的直營店經營利潤率已經跌至谷底,分別為:1.4%和2.2%。

另外,2024年上半年,奈雪的茶位于一線、新一線、二線和其他城市的直營店的單店日均GMV已經跌破萬元,分別較上年同期下滑:37.68%、38.32%、37.38%和37.04%。對此國盛證券在發(fā)布的研報中認為,由于收入承壓,成本費用下降空間有限,盈利水平受較大影響。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