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書顯示,德州扒雞目前主要生產加工配送中心位于山東的德州和青島兩地。鮮扒雞等產品的保質期僅為2-7天,為保證產品品質,線下銷售區(qū)域主要覆蓋山東和京津冀地區(qū),國內其他區(qū)域則主要依賴線上銷售渠道,可銷售產品種類較少。從主營業(yè)務收入來看,德州扒雞報告期內八成收入都依賴華東地區(qū)的線下銷售,除線上銷售渠道外其他線下地區(qū)收入呈下降趨勢。

德州扒雞自身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正計劃開辟長三角新市場。公司擬在本次IPO中募集資金7.58億元用于3個項目建設,其中,2.37億元將用于營銷網絡及品牌升級建設項目,約占募集資金的三成,計劃在強化現(xiàn)有華北市場的同時,加大對江浙滬等新市場的業(yè)務推廣力度。
同時,記者還注意到,德州扒雞于2020年8月28日成立德州扒雞(海南)文昌雞有限公司、德州扒雞(海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兩家子公司,似乎有意進軍華南市場。
新推出子品牌反響平平,研發(fā)投入不及銷售費用
為了迎合年輕消費者,拓寬產品的消費場景,德州扒雞試圖發(fā)展第二曲線,于2019年新推出子品牌“魯小吉”,銷售雞爪、雞翅、雞胗等休閑類雞副食品。然而,推出近三年,“魯小吉”仍然反響平平,并未為德州扒雞帶來新的增長。
德州扒雞的營收來源仍然嚴重依賴扒雞類產品銷售。據招股書披露,公司于2019新推出的子品牌“魯小吉”所屬的肉副食品類模塊在2019至2021三年間,營收金額分別為0.69億元、0.77億元、0.82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0.16%、11.41%、11.41%。而扒雞類食品報告期內營業(yè)收入分別為4.5億元、4.3億元、4.7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67.22%、64.66%、66.79%。

盡管扒雞類產品為德州扒雞帶來了可觀的營收,但從營業(yè)成本來看,公司的直接材料成本占比居高不下。2019年-2021年,德州扒雞直接材料成本占主營業(yè)務成本比在70%以上。而德州扒雞的主要原材料為毛雞、肉類、小麥和玉米等農副產品,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公司的盈利影響較大。

此外,德州扒雞對研發(fā)的重視程度存在明顯不足。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為9966.61萬元、9634.48萬元、1.07億元,而研發(fā)費用僅為230.58萬元、379.57萬元、1248.01萬元。

德州扒雞雖在扒雞行業(yè)享有盛名,但在休閑鹵制品行業(yè)依然占下風,如果未能加大研發(fā)投入,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將持續(xù)面臨行業(yè)競爭風險。
來源:消費者報道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德州扒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