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3月,深圳聚霖成澤、上海智祺以126.70元/出資額的價格向紫燕食品進行增資,彼時紫燕食品的投后估值達26億元。據此估算,當時,趙邦華所持股權估值后約為2億元,另外的11名核心員工所持27.85%股權估值約為7億元,12人持股估值合計達9億元。
問題在于,12名核心員工為何甘愿放棄高達9億元股權而離職,轉身去做紫燕食品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經銷商?
招股書稱,2016年,公司調整銷售模式后,市場開拓及門店管理的職能由經銷商替代?紤]到各個銷售區(qū)域管理團隊人員積累的經驗及資源,公司在上述銷售模式調整過程中鼓勵該等公司管理團隊人員從公司離職后成為經銷商。就是在這一年,趙邦華、鄧紹彬離職轉身做紫燕食品的經銷商。
經銷商的利潤,主要靠收取紫燕食品與終端加盟店之間的產品差價,以及紫燕食品的銷售返利。
眾所周知,如果想要成為一家公司區(qū)域經銷商或者是代理商并不容易,公司要求經銷商交納巨額保證金等并對其進行約束較為普遍。紫燕食品將全國各地區(qū)域加盟店的管理權、收益權及區(qū)域拓展權交給經銷商,是存在風險的。那么,12名前核心員工獲得上述重要區(qū)域經銷商資格,究竟是無償取得還是另有利益交換?紫燕食品未做說明。2016年底,公司門店數量為1929家。
招股書顯示,這12家經銷商成為了紫燕食品銷售的中流砥柱。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簡稱報告期),公司向這12名前員工經銷商銷售金額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89.23%、86.61%、84.44%、79.58%。
紫燕食品產品的經銷商批發(fā)價格大幅低于直營門店銷售價格。以占營業(yè)收入30%的夫妻肺片為例,報告期,直營單價為126.52元/千克、148.18元/千克、179.94元/千克、174.73元/千克,經銷單價為80.95元/千克、91.07元/千克、99.32元/千克、99.12元/千克。2020年、2021年上半年,單價差異率超過40%。
設置多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的經銷商,在新技術不斷被應用于商業(yè)領域的今天,是否有必要?紫燕食品核心員工變身經銷商,是否還存在其他利益安排?
合伙人充當第一大供應商
紫燕食品的第一大供應商也不尋常。
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內,安徽省順安食品有限公司(簡稱順安食品)一直為紫燕食品前五大供應商,2020年、2021年上半年躍升為第一大供應商,紫燕食品向其采購的原料為整雞。
2019年6月,紫燕食品出人意料地向順安食品一次性支付0.50億元采購保證金,而對其他供應商則沒有支付采購保證金。
紫燕食品解釋稱,為了就近采購原材料以及鎖定采購價格、供應量,公司與順安食品簽訂了為期三年的采購框架協(xié)議,約定順安食品在公司寧國生產基地附近蓋雞舍,每年向公司供應的數量不低于2000萬只。雙方還約定了價格,自2019年9月15日起按照13元/千克的基礎價格進行鎖價采購,如飼料價格大幅變化,雙方重新協(xié)商采購價格。
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紫燕食品向順安食品的采購價格為13元/千克,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采購價格逐月小幅攀升至14.59元/千克。
根據大畜牧網站統(tǒng)計,2019年上半年,溫氏股份的毛雞月銷售價格持續(xù)上升,至6月為14.13元/千克,9月達到19.21元/千克,隨后逐步回落,當年12月為13.25元/千克。2020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價格一度探底至7.94元/千克,下半年回升至12元至13元的價格區(qū)間。2021上半年,價格先攀升至14.81元/千克,后又回落至11.29元/千克。
對比溫氏股份毛雞銷售價格及紫燕食品向順安食品采購的價格發(fā)現,不談毛雞與凈雞的區(qū)別,僅從價格調整來看,紫燕食品價格調整節(jié)奏有點異常,與市場不同步。
上述異常的背后,除了順安食品是紫燕食品第一大供應商外,二者還存在密切關系。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2月,紫燕食品與順安食品母公司安徽省順安農產品銷售有限公司、北京思瑪特公司共同出資設立了寧國思瑪特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主營業(yè)務為種雞育種。
這說明,順安食品與紫燕食品還存在合伙人關系。
近年來,隨著紫燕食品快速發(fā)展,從數據上看,公司實現了業(yè)績快速增長。
報告期,紫燕食品實現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20.02億元、24.35億元、26.13億元、14.0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1.23億元、1.36億元、3.88億元、1.73億元,2020年的凈利潤突然大幅增長。
然而,公司財務壓力依然很大。截至2021年6月底,其資產負債率為46.92%,遠高于同行業(yè)可比上市公司25.08%的均值。當期,公司賬面貨幣資金1.89億元,對應的短期債務為1.02億元。
紫燕食品稱,為進一步整合提升產能,公司投入較多自有資金建設新廠房、購置機器設備,導致公司償債能力低于同行業(yè)上市公司。
其實,如果沒有大規(guī)模分紅,紫燕食品的財務狀況還是不錯的。
根據招股書,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紫燕食品四次派發(fā)紅利,合計派發(fā)約4.90億元。
紫燕食品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yè),鐘懷軍家族直接間接持有公司85.98%股權(88.58%表決權),上述分紅,鐘懷軍家族將分走4.20億元。
公司籌劃上市,實控人鐘懷軍家族忙著巨額分紅套現,導致公司資金不足,究竟是為了什么?
來源:長江商報 記者 魏度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紫燕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