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以來,三只松鼠被NICE GROWTH LIMITED、LT 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和gao zheng capital減持,尤其是NICE GROWTH LIMITED,從2020年7月就開始減持股份。
2021年9月30日,三只松鼠又發(fā)布公告披露了股東更多減持計劃,股東NICE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動人GAOZHENG CAPITA LLIMITED合計持股18.37%,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方式減持不超過2406萬股公司股份,即不超過當前公司總股本的6%。
過度依賴代工廠模式
食品質量問題頻發(fā)
除了資本市場外,三只松鼠近年來也多次被消費者投訴,被監(jiān)管部門通報質量問題。
今年11月12日,微博網友@三千天真發(fā)布微博稱,其在薇婭直播間買的三只松鼠每日堅果變質發(fā)霉。次日,又有網友在微博投訴天貓超市買的三只松鼠手撕面包“居然發(fā)霉”。11月15日,三只松鼠就此事回應稱,已對消費者進行了先行賠付,最終原因正在調查中。“公司已邀請屬地監(jiān)管部門對供應商出廠環(huán)節(jié)、自身分裝及物流倉儲環(huán)節(jié)、經銷商轉運銷售環(huán)節(jié)等開展全面排查。
今年5月份,市場監(jiān)管總局發(fā)布關于20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顯示三只松鼠1批次開口松子產品過氧化值(以脂肪計)超標。5月10日,三只松鼠回應,此次不合格原因為運輸過程中未按要求存放,同批次產品已召回。
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三只松鼠在質量把控、內控體系、人員培訓、流程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企業(yè)產業(yè)鏈不完整、過度依賴代工廠等進一步加劇其產品出現食安問題的風險。三只松鼠的經營思維是用輕資產運營來規(guī)避重資產的經營風險,降低成本出發(fā)點無可厚非,但代廠模式對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容易失控,企業(yè)無法盯住生產環(huán)節(jié)。”
朱丹蓬認為,三只松鼠近年頻頻陷入輿論風波的根源正在于“貼牌+代工”的生產模式,其代工廠多是質量檢控等方面配置較低的小企業(yè),造成產品問題頻現。
來源:新華網財經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三只松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