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針對同期其他用戶提到的面包、牛肉粒發(fā)霉問題原因,三只松鼠方面表示,可能屬于偶發(fā)性食品質量問題,會按照公司售后相關規(guī)定處理。
本月下旬,三只松鼠又發(fā)生了一起所謂“送倉鼠”事件。據悉,有用戶稱發(fā)現(xiàn)一只倉鼠出現(xiàn)在三只松鼠包裹內。對此,三只松鼠官方公眾號發(fā)文追溯了訂單物流過程,并表示,任何一只寵物倉鼠是不可能不吃不喝在密閉快遞箱中存活十余天。而該照片說明此寵物鼠能夠配合拍照。
OEM、供應商管控等關鍵詞頻頻出現(xiàn)在三只松鼠品質備受質疑的時刻,在鐘凱看來,原因在于用輕資產模式來賺快錢還是好使的,可一旦做大,輕就玩不動了。“網紅品牌一開始燒在營銷,后面就燒在供應鏈補短板。等補齊了供應鏈,管理體系就要跟著變,就是個傳統(tǒng)食品企業(yè)。互聯(lián)網也許想顛覆食品行業(yè),其實只顛覆了過去的營銷和投放模式而已。”
模式轉型前途各異,三只松鼠欲破流量瓶頸
對于外界的質疑,三只松鼠并非無動于衷,其也在上游和下游的“補課”中摸索前行。
2020年10月,三只松鼠發(fā)布公告,披露華東供應鏈與無為經開區(qū)管委會簽訂了《投資協(xié)議書》,多方擬投資20.6億元,就華東供應鏈和多家供應商企業(yè)在無為市設立多家企業(yè),共同在擬建設的“三只松鼠聯(lián)盟工廠”經營事宜達成合作意向。
上游變重之外,三只松鼠也試圖突破下游單一平臺的流量瓶頸。只是,開發(fā)自營APP和線下店面兩種模式的命運截然不同。
根據三只松鼠往年財報披露,2020年半年報時,其自營APP營收0.25億元,較2019年同期下滑40%,注冊用戶227.27萬人,較2019年同期的166.66萬人增加36%。自營APP占公司整體收入的比例只在1%上下徘徊。
但到今年年初,財經網產經發(fā)現(xiàn),三只松鼠自營APP已無法打開。彼時,三只松鼠方面向財經網產經坦言,自營APP因推廣效果不理想,已經下架。
而其三只松鼠小店官微在今年11月發(fā)文,透露松鼠小店項目自2018年正式發(fā)布以來,已在全國成功開設了超1000家門店,且多店比例也正在逐步攀升。
本月上旬,其再次披露松鼠小店的聯(lián)盟店在年貨節(jié)的B端出貨已經突破億元。“遼寧丹東的某店去年12月開業(yè),年貨節(jié)期間兩個月回本。”年貨節(jié)的動員文中曾披露了這樣一則特殊案例。
可線上線下的錯位競爭矛盾依舊存在。此前,曾有松鼠小店聯(lián)營店店員告訴財經網產經,“我們的進貨價比某頭部主播高。不過,線上部分貨是專供,為了引流做低價。”
而三只松鼠也曾向財經網產經提到,頭部主播直播間售價遠低于其他渠道售價,是特殊時期特殊場景下的產品營銷舉措,不屬于價格戰(zhàn)。但其同時承認,個別單品會有虧損。
三只松鼠的轉型,還未到收官時刻。
來源:財經網 林辰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三只松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