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概股掀起回港潮之后,不少公司看到港股這塊價值“洼地”,紛紛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近日,港交所信息顯示,美妝品牌電商"悠可集團"確認已遞交港交所上市申請。擬主板掛牌上市,中信證券和瑞信擔任聯(lián)席保薦人。
這是繼優(yōu)趣匯之后,又一家國內美妝代運營企業(yè)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在此之前,不少美妝電商已經上市。如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去年底便在美股成功上市。A股的麗人麗妝、若羽臣等也早已登陸資本市場。這從側面說明,目前國內美妝電商賽道頗受資本看好。
那么,身初美妝電商服務賽道的悠可,究竟又能否博得上市好彩頭?我們或許可以從其基本面開始說起。
市場份額超第一 業(yè)績高增速成悠可上市“驅動器”
悠可作為國內美妝品牌電商服務商,目前的主營業(yè)務有電子商務賦能和品牌孵化兩種模式,通過代運營的方式,為品牌合作伙伴提供服務。
在招股書中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根據艾瑞機構數(shù)據顯示,悠可在2020年的市場份額為13.3%,成為中國最大美妝電商代運營商,這或許是悠可上市的底氣之一。
回顧悠可的融資歷程,或許也能窺得一二。在2014年和2016年,分別被青島金王以1.5億元和6.8億元的價格收購37%和63%的股權,在2016年正式成為金王全資子公司后,悠可的估值達到了10.8億元,這也為悠可此后的業(yè)績助力上了新的臺階。
納入金王麾下后,悠可發(fā)展迅速。截至2018年9月底,悠可前九個月營收達到7.82億元,毛利為1.14億元,凈利潤0.99億元。
在經歷了東家換位后,中信資本從青島金王手中接手悠可,表示會繼續(xù)引領悠可邁向下一個發(fā)展階段。在這次招股書中,就能夠看出東家中信證券的決心,中信聯(lián)合瑞信為悠可做擔保人。在保薦機構排名中,中信和瑞信作為保薦機構的頭部玩家,悠可獲得了兩大投資機構的支持。
而回歸到悠可本身,從悠可的招股書來看,近幾年營收業(yè)績都處在向上發(fā)展的階段。2018年—2020年,悠可的營收分別達到11.64億元、14.31億元和16.60億元;凈利潤達到2.07億元、2.78億元和3.25億元。特別是在2020年,悠可毛利率高達50.6%,GMV達163億,年均增長率高達88.5%。
此外,在悠可合作的美妝品牌伙伴中,不乏大牌的存在。在招股書中,悠可表示品牌合作伙伴包括所有六大美妝品牌集團,包括旗下的品牌組合嬌韻詩、紀梵希、法國希思黎等。而這些大牌的合作,都成為了悠可業(yè)績的驅動力。
當然,畢竟目前的整個美妝電商賽道也已經有不少玩家,不論是站在行業(yè)的角度還是自身的角度,悠可也面臨不少挑戰(zhàn)。
陷入轉化率低下困局 依賴淘系電商或難出線
在美妝電商賽道中,麗人麗妝、若羽臣的市場份雖處在悠可之后,卻領先悠可一步在創(chuàng)業(yè)板先行上市,這樣讓二者獲得了不少資本市場的關注。此外,去年在美股上市的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也成功登陸美股市場,這本身已經給了這個賽道的后來者更多的壓力。
從招股書中,也能窺得一二。對比同類型美妝代運營商,悠可相較寶尊電商和麗人麗妝,還是存在較大差距。以2020年營收計算,寶尊電商和麗人麗妝2020年營收分別為89億和約46億元,而悠可僅有16億元。
這或許能夠說明,悠可GMV存在轉化率較低的問題,在招股書中,悠可表示2020年GMV達到163億元,而營收與GMV的貨幣化率僅有9.81%。寶尊電商最新披露的財報中,2020年GMV達557億元,營收與GMV的貨幣化率高達15.98%,同期的寶尊電商貨幣化率要領先悠可。
另外,悠可本身并沒有美妝品牌,主要品牌合作代運營。這一模式也意味著會對品牌企業(yè)產生高度依賴,一旦品牌伙伴發(fā)生合作變動,出現(xiàn)大客戶流失,如果無法進行新的合作品牌流入,就會使業(yè)績遭受較大程度的影響。
近期不少美妝品牌成立了獨立美妝電商運營體系,終止了對美妝電商服務商的合作,其中就包括悠可。有媒體統(tǒng)計,從2019年—2020年,短短兩年時間。悠可先后失去了雅詩蘭黛、高絲、歐萊雅等一線品牌的電商代運營權限,這些品牌的離去,對悠可的業(yè)績產生較大的影響。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悠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