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新零售陣線 >> 好公司頻道 >> 正文
滴滴“善變”:昔日巨虧賣慘 如今高呼盈利

網(wǎng)約車產業(yè)鏈版圖

網(wǎng)約車產業(yè)鏈版圖

  黃則中認為,司機是一個永遠不可控的因素,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司機的收入必須要漲,CPI漲得越快,司機成本漲得越快,所以出行成本很難降下去。所以一旦滴滴提高抽成,就會遇到司機的激烈反彈,一旦降低補貼,司機就會流失。“賺外快和謀生,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tài)。”

  而在用戶端,出行是一個價格高度敏感型市場。順風車之所以發(fā)展快,就是因為價格便宜,滴滴快車當年剛上線時,是跟出租車搶生意,當時的策略是定價比出租車低30%,所以才能虎口奪食。

出行行業(yè)價格敏感度分析

出行行業(yè)價格敏感度分析

  用戶端的漲價和司機端的抽成都被限制,滴滴進退維谷。

  還有,滴滴不再獨霸江湖,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者揭竿而起,分割它的市場份額。

  在滴滴刻意低調的一年多時間里,首汽約車、嘀嗒出行、曹操出行、國家隊背景的T3(東風、一汽、長安聯(lián)合騰訊、阿里、蘇寧等成立),加速跑馬圈地,成為滴滴的新敵人。

  四輪出行過去一直是需求大于供給,滴滴過去解決了需求供給高效快速匹配的問題,填補了出租車市場沒有增加運力的空缺。但這也意味著,在供應端,其他玩家具備地方割據(jù)的能力。

  鐘俠認為,中國的網(wǎng)約車行業(yè)的終極狀態(tài),一定不是一家獨大,行業(yè)會重新洗牌,滴滴可能還會是第一,但一定還會有其他玩家存在。

  滴滴需要新故事

  與曾經(jīng)一年內好幾次融資相比,順風車事件后的滴滴,在融資上的步伐放慢了很多。今年以來,跟滴滴相關的融資有兩筆,一是青桔單車融資10億美元,二是滴滴旗下自動駕駛公司融資超過5億美元。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是,這兩筆融資的投資方中,沒有新面孔。

  青桔的融資,8.5億美元來自滴滴自身,剩下的1.5億美元來自軟銀和君聯(lián)資本;滴滴自動駕駛的融資,由軟銀領投。軟銀是滴滴老股東,多次大筆下注滴滴,君聯(lián)資本是聯(lián)想控股旗下,聯(lián)想背后是柳傳志。

  過去,滴滴曾多次傳出IPO傳聞,巔峰時估值超過500億美元。中國從來沒有這樣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集齊了BAT、國外科技巨頭、全球最頂尖基金、以及國資股東。更重要的是,它連續(xù)虧損超過6年。

  并非所有基金都能忍受6年不退出。一位投資人透露,此前市場上就已經(jīng)有投資人在轉讓滴滴老股,IPO原本是一個很好的退出渠道,但順風車事件后,滴滴的IPO似乎就被無限期擱置了。

  但是今年以來,滴滴的動作開始明顯多了起來。

  滴滴“0188”的三年目標提到,0重大安全事故,每天服務超過一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超過8%,全球服務用戶MAU超8億。

  滴滴試圖重新回到增長軌道,需要新的故事去支撐更高的估值。

  過去,滴滴一直沿著兩個大的戰(zhàn)略方向在拓展自己的版圖,一是垂直擴張,二是橫向擴張。

  垂直即縱向一體化,指的是圍繞核心的網(wǎng)約車業(yè)務做加法,加深滴滴的護城河。從出租車、快車、專車、順風車、拼車,到汽車后服務市場,以及投資出海,包括啟動針對下沉市場的新項目,滴滴都是在做垂直擴張。

  橫向指推進業(yè)務的多元化,是為了探索滴滴的邊界。2017年底,滴滴在內部成立了R-Lab(R意為Rebuild)和HM(意為黑馬)兩個一級部門,任務是孵化新業(yè)務。小巴、外賣等業(yè)務就是從這個部門孵化出來的。滴滴最近試水的跑腿、貨運、旅行票務是橫向擴張的產物。

  因為時局的變化,過去滴滴的戰(zhàn)略方向也在搖擺。合并Uber中國后,滴滴一度抵制做出行之外的事情。2018年起,以成立R-Lab部門為標志,滴滴開始推進橫向擴張。但在順風車事件之后,滴滴對非主營業(yè)務關停并轉,停止了橫向擴張。如今,滴滴又開始全面出擊。

  一個重要的背景是,網(wǎng)約車業(yè)務抵達天花板,倒逼滴滴不斷拓展新業(yè)務。

  在鐘俠看來,中國整個出租車市場原來打下的四輪服務業(yè)基礎,一天不會超過1億單,過去所有的網(wǎng)約車平臺,大約搶下了3000多萬的市場。2017年底的時候,滴滴的日訂單量就達到了2500萬單,如今還是在2500萬單上下波動。受制于運力限制,這就是滴滴網(wǎng)約車的天花板。所以滴滴每天服務超過1億單的目標,必須由四輪以外的新業(yè)務來填充。

  舊故事代表過去,新故事才有未來。所以兩輪出行的共享單車,以及海外業(yè)務,包括下沉市場,或將成為滴滴接下來發(fā)力的重點。

  另外,滴滴在去年8月將自動駕駛部門分拆,成立獨立公司,并在最近獲得融資,也被視為IPO的潛在舉動。Uber在上市前也剝離了自動駕駛板塊,并獲得軟銀、豐田等10億美元投資。

  在4月的采訪中,柳青承認,滴滴將自動駕駛業(yè)務剝離出去,是因為它在短期內無法盈利。這意味著,剝離的舉動將美化滴滴的財務報表,減少虧損。

  無論如何,沉寂許久的中國出行行業(yè),要開始熱鬧起來了。

  來源:燃財經(jīng) 作者 | 黎明 

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滴滴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