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踏上IPO這條路,賈國龍曾經(jīng)對西貝員工的諾言,大約就要適當?shù)馗囊桓摹?/p>
繼海底撈道歉并取消漲價之后,西貝也道歉了,除了漲價的門店全部恢復(fù)原價之外,為表誠意,還推出了優(yōu)惠活動。兩家餐飲企業(yè)“知錯即改”的態(tài)度,也不知能否挽回大批熟客的心,畢竟“魯莽”的漲價行為,據(jù)說讓許多“粉絲”有了心理陰影。
其實,于餐館和食客而言,漲不漲價、有沒有優(yōu)惠,以及吃不吃、吃得多不多、吃的次數(shù)頻繁不頻繁,就是一種博弈,于進退間,不斷尋求能令雙方都感到“滿足”的一種動態(tài)平衡。
此次博弈,還引出一個比較有趣的“意外”是,“西貝”董事長賈國龍準備“食言”了。
2018年“海底撈”上市之后,有諸多“好事者”也“合起伙來”攛掇賈國龍“上市”。據(jù)媒體報道,賈國龍幾乎是斬釘截鐵地“宣告”——“把利分給奮斗者,‘西貝’永遠不上市!”但時間剛剛過去一年多,賈國龍就有點兒松口了——“有些事不能說得那么絕”,“這次疫情對我教育深刻”,“我會重新評估‘西貝’上市(問題)”。
更有意思的是,一周前,在號稱“中國商界高端直播”的一期欄目中,賈國龍還虛心向周其仁教授請教了“‘西貝’到底應(yīng)不應(yīng)該上市”的問題。
雖然,在許多人的心思里,上市,實在不是一個事關(guān)取舍的問題,而是一個如何盡可能提高效率的問題,但對賈國龍而言,似乎這個問題有相當?shù)碾y度。為之揣摩一下,大約,這個問題的難點并不在于“永遠不上市”的失諾,而在于“把利分給奮斗者”的諾言還算不算數(shù)、算多大的數(shù)。這個問題,應(yīng)該事涉“西貝”的大前途,賈國龍為之撓頭,也可以理解。
其實,這個問題似乎也不難回答。除了于周教授處尋求教科書式的標準答案外,還有一種更為簡潔的“解題”思路,或許能更快捷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放眼看看那些已經(jīng)上市的同行,日子過得怎么樣即可。如果都過得特別好,發(fā)展既快且輕松,日子紅火得不得了,那就不妨有樣學樣,也趕緊去上市;否則,當然就要很小心。如果說,同行中既有“吃肉”的,也有“挨打”的,放眼望去,還是不好做決定,那也無妨,就看看“危機”時刻,身邊上市同行的“高招”,是不是跟自己有不同。
這辦法雖然有些毛糙,但應(yīng)該挺實用,如此比一比,恐怕對厘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多多少少有幫助。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點也很清楚,即,不上市,企業(yè)面對的主要任務(wù),是處理好和食客之間的關(guān)系;而上市之后,除了這層關(guān)系之外,肯定還要處理好和投資者之間的關(guān)系。相對于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三方之間的關(guān)系處理、平衡的難度肯定會大許多,但就挑戰(zhàn)而言,肯定后者更刺激。
如果賈國龍心有余力,于日常經(jīng)營之外還想挑戰(zhàn)一下人生的新高度,當然大可以如無數(shù)“先行者”那樣,也闖一闖這條路,即使闖累了,也大可以請專業(yè)管理團隊代替自己處理這種復(fù)雜的生意關(guān)系,沒準兒自己騰出心思來,還能搞一些新探索、新嘗試。不過,一旦踏上這條路,賈國龍曾經(jīng)對“西貝”員工的諾言,大約就要適當?shù)馗囊桓摹V劣谠趺锤,是改?ldquo;把利分給奮斗者,也分給投資者”,還是“股東利益最大化”,顯然就很需要一些技巧了。要把握住這技巧,從實踐經(jīng)驗看,難度實在不;面對這個難度,至今不敢上市的著名企業(yè),也還是有那么幾家的。
來源:證券時報 木木
搜索更多: 西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