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味道上好佳的上市之路再遇坎坷。
這家上市傳了十幾年的企業(yè),終于在去年11月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并在今年3 月通過了港交所聆訊,但近日,上好佳(環(huán)球)有限公司卻宣布將推遲上市進程,這意味著傳言中擬募資1 億美元的計劃被暫時擱置。
一個令人惋惜的事實是,作為最早進入大陸的華人企業(yè)之一,上好佳的產(chǎn)品近年在中國卻有些賣不動了——招股書顯示,上好佳中國市場的銷量從2016年的8.72萬噸下降到2018年的7.15萬噸。相應的,這三年上好佳的收入構(gòu)成中,中國區(qū)收入占比也從71.30% 降到67.60%。除此之外,上好佳的總營收也幾乎停滯,復合增長率僅為1.67%。早在去年,一些媒體就將上好佳的上市看成一次被迫的求生。如今看來,這家企業(yè)顯然需要另尋出路了。
和上好佳有關(guān)的一個冷知識是,看起來很像國貨的它,其實是菲律賓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施恭旗是菲律賓籍華人,祖籍福建晉江。憑借上好佳和施氏集團的成功,施恭旗曾在2012年成為胡潤財富榜上的菲律賓首富,上好佳也位列世界華商500強。
01
1941年,施恭旗出生在一個菲律賓華裔家庭,父母在他15歲時創(chuàng)辦了Liwayway Marketing(菲律賓晨光有限公司),主營業(yè)務為淀粉、咖啡、糖果等產(chǎn)品分銷。如今依然受歡迎的上好佳鮮蝦片和鮮蝦條則誕生于1974年,值得一提的是,Oishi(即上好佳)是日語「好吃」的羅馬拼音,因為蝦片蝦條的技術(shù)是從日本引進購買的。
如今的施恭旗被稱為「上好佳先生」。但在少年時期,讓這位零食大王癡迷的是藝術(shù),而非實業(yè)!笍男W到中學,我一直在學畫畫,那時候真的很喜歡畫畫,想成為一個畫家!顾髮W的專業(yè)也是和藝術(shù)設計有關(guān)的建筑專業(yè)。除了畫畫,施恭旗還喜歡看電影,當時屏幕上的華語電影大多是在上海拍的,這讓他對上海產(chǎn)生了向往之情。
作為家里的長子,施恭旗最終還是選擇繼承家業(yè)。不過,他的上海情結(jié)也隨之被帶到了生意里,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施恭旗就經(jīng)常去上?疾焓袌觯敃r的上海并沒有他想象中那么發(fā)達和開放,「很多人跟我說上海很窮,上海人沒有錢,生意難做。」但施恭旗沒有放棄,「中國畢竟是我的祖籍國,我的根在那里!
施恭旗的機會出現(xiàn)在1992年,那一年鄧小平南巡提出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有人告訴他,「現(xiàn)在你可以進來了。」第二年,施恭旗就與上海食品雜貨總公司、上海蝦片廠簽訂協(xié)議,開始在大陸生產(chǎn)膨化食品。
但在那個年代,想在大陸做生意并不容易。雖然施恭旗有華人的身份,但在上海的一些老職工眼里,資本家就是來剝削的,新體制公司也因此遭到一些人的抵制。再加上在不停產(chǎn)的情況下引進新設備,開工不到一年,新公司就損失290萬元,公司上下人心浮動。不少人勸施恭旗放棄這個項目,他的回答是,「讓我再試試!
為了解決危機,施恭旗親自下到車間和工人們溝通,有人不愿意和外方合作,他就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jīng)Q定外方人員的去留。針對工人抱怨工資低,施恭旗就一年為工人調(diào)整兩次工資。除此之外,為了改善工人們的工作環(huán)境,他還改造了食堂,讓上夜班的人能吃上熱飯,并給廠里裝上了暖氣。這些舉措贏得了員工的信任,上好佳也很快扭虧為盈。
之后公司的發(fā)展就進入正軌,上好佳在中國大陸快速擴張,僅兩年的時間其分銷網(wǎng)絡迅速從上海延展到江蘇、內(nèi)蒙古、海南等地,上好佳成為上個世紀90年代的零食市場的領(lǐng)先者。隨著施恭旗將生意擴展到越南、緬甸等國家,上好佳也成功躋身世界華商500強之列。
截至去年6 月,上好佳提供126種膨化食品、53種糖果、32種飲料以及10種餅干,而這其中賣的最好的當然就是鮮蝦片。咨詢機構(gòu)Frost&Sulliva的數(shù)據(jù)顯示,如今上好佳雖然只是中國第五大膨化食品制造商,排名落后于樂事、旺旺等公司,但在蝦片這個細分的品類領(lǐng)域,上好佳依然是中國市場的老大,一度暢銷的上好佳蝦片也成為一代人的零食記憶。
上好佳也自然知道這個事實,于是就在去年推出一支名為「重返90年代」的廣告,在這支廣告中,闊腿褲、溜冰場等復古元素交替出現(xiàn),試圖勾起消費者的回憶,打懷舊牌的意圖明顯。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上好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