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身價2000億超馬云成首富,近期卻因欠薪事件等負面纏身。剛剛,漢能集團創(chuàng)始人李河君道歉了。
簡單而言,事情是這樣的:
漢能員工:5月以來工資就沒發(fā)。初步估算,全集團近7000人被拖欠了五個月的薪酬,預計每人最低十萬元起,合計被拖欠工資10億元以上。
李河君:深表歉意,漢能是頭一回欠工資,主要責任在本人。欠薪原因一是被惡意做空,另外有幾百億應收賬款沒能按時回收。11月應該可以恢復正常發(fā)薪,并逐步補足欠款。
李河君還表示,自己“不會跑路”,會堅持到底。
1、欠近7000名員工超10億元工資
10月伊始,漢能集團就被爆出欠薪風波。
據界面報道,漢能集團內部員工稱,自今年5月以來,漢能集團開始拖欠員工工資,還拖欠員工自2月以來的報銷款、7月開始斷繳員工住房公積金、8月開始斷繳各項社會保險。
討薪員工內部統(tǒng)計的數據顯示,初步估算,全集團除部分高管,已有接近7000人被拖欠了五個月的薪酬,預計欠薪額度每人最低十萬元起。
由此初步計算,若加上拖欠的公積金、社保費用,漢能集團目前所欠員工費用至少10億元以上。
10月9日-11日,數百名被拖欠薪資、斷繳社保及公積金的員工,聚集在漢能集團位于北京的總部進行維權討薪,與漢能集團高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談判,但終未達成共識。
10月11日,已有討薪員工前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信訪接待處,遞交了《關于漢能集團欠薪非法斷繳員工社保等問題》的上訪信。
據證券時報報道,記者在其中一個漢能討薪群中看到,被欠薪的員工近500人,大部分人已被欠薪長達5個月時間。
據了解,漢能集團目前的在職員工數為7500人左右,內部員工職級分為30級,9級為主管、15級為高級經理、25級以上為高管。目前,1-11級及有回款的銷售部門已發(fā)放5月份工資,其余大多數員工仍未收到5月份薪資。8月斷繳社保后,大量員工赴勞動仲裁和勞動監(jiān)察部門維權。

廖先生與福建米亞的勞動合同
與廖先生一同在福建米亞尋求說法的員工近40人。“公司似乎非常樂意我們去勞動仲裁,我們發(fā)現,去年有員工因為欠薪離職勞動仲裁贏了,但是同樣拿不到欠薪。”廖先生向記者表示,折騰了一個星期后,自己和其他員工已經向當地的勞動仲裁部門提交了資料,但是對于能否拿到欠薪沒有任何信心。

福建米亞44名員工勞動仲裁文件資料
2、公司主打太陽能創(chuàng)始人曾是首富,身價超馬云
漢能集團是一家民營企業(yè)。官網介紹,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是全球化的清潔能源跨國公司,全球薄膜太陽能發(fā)電領導者,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在國內多個省份以及海外32個國家和地區(qū)設有分支機構。目前,公司已經發(fā)展成為涵蓋技術研發(fā)、高端裝備制造、組件生產和移動能源應用等薄膜發(fā)電產業(yè)上、中、下游全產業(yè)鏈整合的高科技清潔能源企業(yè)。
集團主打領域之一薄膜太陽能技術,該業(yè)務主要由漢能薄膜發(fā)電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漢能薄膜)負責。在多數太陽能企業(yè)選擇晶硅技術路線的當下,該公司選擇了后者。
漢能薄膜發(fā)電此前為香港上市公司,還曾經是港股的一個“神話”。
股價曾在兩年內大漲1800%,從港交所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市值股票,搖身一變成為不亞于推特和特斯拉的行業(yè)巨頭。2014年,漢能薄膜發(fā)電實現營業(yè)收入96億港元,比上年增長193%。其中59.58億港元來自制造分部向大股東漢能控股及其聯屬公司進行銷售。在純利方面,當年漢能薄膜發(fā)電共錄得純利33.08億港元,比上年增長64%。
憑借著漢能薄膜發(fā)電,2015年2月,李河君憑借1600億人民幣個人財富被《胡潤財富》評為中國大陸首富;同年,還以330億美元的凈資產被《福布斯》評為中國大陸地區(qū)首富。
不過,這一切卻在2015年5月20日之后煙消云滅。
2015年5月20日股價閃崩停牌,在短短半小時內跳水近47%,市值蒸發(fā)上千億人民幣,其實際控制人李河君的身價瞬間蒸發(fā)900多億人民幣。當天10時40分,漢能緊急停牌。停牌時股價報3.91港元,市值1648億港元。
2015年7月,其被香港證監(jiān)會強制停牌。
漢能薄膜發(fā)電一度爭取復牌。經過四年的努力,該公司最終選擇了私有化道路,取代此前的復牌計劃。今年6月初,漢能薄膜以股票置換方式完成港股私有化。
私有化的下一步就是回歸A股。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