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 好公司頻道 >> 正文
從“奶粉王”到“虧損王”,貝因美經歷了什么?

  貝因美幾經沉浮,連續(xù)經歷兩年虧損一年盈利后,再度陷入虧損風波,坎坷的命運與其多次修正業(yè)績有關,使其成為A股市場名副其實的“業(yè)績變臉王”。

  2011年,是貝因美最輝煌的一年,它頂著“嬰童產業(yè)老大”的光環(huán)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此時擔任公司董事長的謝宏,正準備大干一場,卻因身體原因不得不辭去董事長職務,以首席科學家的身份隱退幕后。

  自從謝宏辭去董事長的職務后,貝因美的主營業(yè)務便不甚清晰。

  曾經一度跨界到母嬰店、母嬰平臺、保險等業(yè)務,但成效并未突出,反而增加成本,貝因美于2012年正式告終跨界發(fā)展之路,轉型專注嬰童食品轉型過后貝因美的股價依舊一路下滑。

  2015年,恒天然入股貝因美,巔峰時刻其市值一度超過300億元。

  之后,貝因美的業(yè)績卻出現(xiàn)斷崖式下滑,連續(xù)虧損兩年后,貝因美被進行退市風險警示,股票名稱變更為*ST因美。

  為了一份漂亮的業(yè)績報告,貝因美不惜賣房、賣子公司、靠政府補助以及請創(chuàng)始人謝宏回歸,為救市不惜和二股東恒天然“分手”。

  期間還多次使用財技,給大眾表演“變臉”“閃崩”等即興節(jié)目,而它也理所當然地收到深交所問詢函的“獎勵”。

  財技—問詢函—補救

  連續(xù)虧損的兩年

  9月12日,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因美”)披露將增加房屋租賃、日用品銷售行業(yè)等業(yè)務。公司名稱也將變更為“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將名稱“去食品化”。

  這意味著貝因美將不再局限于嬰童食品,而將圍繞嬰童所需進行多元化發(fā)展,通過滿足母嬰家庭更多的消費需求,提高單個客戶的營收貢獻,以此來拓展公司業(yè)務發(fā)展空間。

  此次變更并不順利,遭到公司董事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的反對,其為貝因美第二大股東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天然”)的代表方。

  事態(tài)的發(fā)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對此,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于9月18日向貝因美下發(fā)問詢函,要求其結合最近12個月內公司新業(yè)務的營業(yè)收入和營業(yè)利潤等數(shù)據(jù)、主營業(yè)務構成及經營情況,說明本次變更,公司名稱是否與公司主營業(yè)務相匹配等。

  這已經不是貝因美第一次收到深交所的問詢函。

  從2014年開始,貝因美的凈利潤就開始出現(xiàn)下滑趨勢,凈利潤同比減少90.45%。之后貝因美便將“變臉”這一川劇藝術特技表演得爐火純青。

  由目前披露的財報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貝因美的營業(yè)總收入為26.44億元,虧損2.16億元。但是到2015年年底,貝因美前四季度的營業(yè)總收入突然增長到45.34億元,凈利潤增長到1.04億元。營收與凈利潤的大幅度增長,使當年貝因美的盈利由負轉正。

  那么貝因美又是如何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讓其營收與凈利潤出現(xiàn)大幅度增長的呢?

  2016年1月16日,貝因美發(fā)布一則業(yè)績修正公告,公告解釋,其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主營業(yè)務收入超原預計,致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原預計有所增長。

  仔細對比兩個季度的財報可以發(fā)現(xiàn),貝因美的應收賬款占比從2015年第三季度的7.75%直接增長到第四季度的25.6%,整整增長了3倍之多。2014年末貝因美應收賬款為4.25億元,到2015年末則增長到13.63億元,其中代理商客戶2015年末應收賬款較2014年末增加10.74億元。

  對于貝因美這次應收賬款大幅增加的原因,也引發(fā)了深交所的問詢。

  同時,貝因美這扭虧為盈的“變臉”財技,不僅讓消費者大跌眼鏡,還為公司之后的業(yè)績埋下隱患。

  果然,到2016年,貝因美糟糕的經營狀況開始逐漸暴露在陽光下。2016年到2017年,貝因美分別虧損7.81億元、10.57億元,同比減少853.24%、35.40%。

  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貝因美應收賬款賬為12.53億元,已計提壞賬準備金額4.45億元。應收賬款不能及時回收影響貝因美的資金周轉速度和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量。

  貝因美創(chuàng)始人謝宏曾表示,公司有“三道防線”保障2017年盈利:借助奶粉新政利好,加大營銷力度、出售資產和政府補助。

  從2014年開始,貝因美就開始獲得政府補助,2014、2015年,貝因美分別獲得政府補助0.78億元、1.06億元,若扣除這筆收入,貝因美實際上從2014年起就開始虧損。

  2017年,貝因美先后兩次發(fā)布公告擬出售杭州、上海、重慶等地共計29套房產,評估總價超過1億元,預計產生收益約5860萬元。

  同年,以“減少虧損,增加收入”為由,擬出售貝因美(安達)奶業(yè)有限公司(含現(xiàn)代牧業(yè)公司)。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貝因美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獲得收益1331萬元。

  此時貝因美所做的急救措施,就像是精衛(wèi)填海,連一個水花也沒濺起來。

  謝宏在這時候只能出場救火。

  謝宏高調回歸

  2018年3月15日,退居幕后7年的謝宏重回一線,出任貝因美集團總裁;5月18日,53歲的謝宏再次擔任貝因美董事長。謝宏這次回歸,是眾望所歸,深擔著“保殼”重任。

  “前面的戰(zhàn)斗不會輕松,每一場都是硬仗,甚至會比貝因美剛起步時還艱難。”當選董事長當天,謝宏向公司全體員工表示,貝因美遭遇危機,他義無反顧回頭奮斗在一線。

  作為每場戰(zhàn)役中的軍師,表面上謝宏如諸葛亮般神機妙算,其實在“大刀闊斧”的背后同樣傷筋動骨。

  第一算,大換血“將領”,實施“六重戰(zhàn)略”。

  謝宏回歸后,燒的第一把火就是管理層全部換血,打造自己的“新班子”。其中,原美素佳兒首席銷售官包秀飛算是這場扭虧戰(zhàn)役中的“將領”。

  謝宏提出了“六重戰(zhàn)略”:重建渠道、重構體系、重造團隊、重塑品牌、重溯文化、重樹商譽。

  包秀飛根據(jù)“六重戰(zhàn)略”提出“四大措施”:加大直營業(yè)務比重、進口品牌比重,對客戶進行分級;從專業(yè)口碑、行業(yè)口碑、客戶口碑、消費者口碑打造貝因美品牌形象;盤活閑置能耗、降低生產成本,發(fā)揮閑置資產效能;提高現(xiàn)金流,提高資金周轉率,降低管理成本。

  通過“六重奏”戰(zhàn)略和“四大措施”重新梳理和再造渠道,塑造新品牌形象。

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貝因美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