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發(fā)表報告表示,周黑鴨預計上半年盈利年同比下降35%,盈利遠低于預期,如果下半年情況未有改善,市場對其盈利預測存在下行風險。公司的新措施未能使上半年盈利改善,甚至讓情況惡化;ㄆ煺J為,早前報告已經說明該股欠缺盈利能力,以及正在失去市占率,這是近期最大的擔憂。雖然開放特許經營模式、產能擴張、產品創(chuàng)新及店面升級均朝正確方向發(fā)展,但正如該公司管理層所述,需要時間才能見效。另外,投資新廠房及品牌也令毛利率持續(xù)受壓。
直營模式面臨挑戰(zhàn)
周黑鴨市值一度從最高的215億港元下跌到目前不到90億港元。而不同于周黑鴨的營收、利潤雙雙下滑,絕味食品和煌上煌2018年仍然保持較高速增長。尤其是煌上煌通過省外門店擴張和產品線擴張,營收增長28.41%,創(chuàng)近五年來新高。絕味食品營收增長13.45%,近五年營收增速相對穩(wěn)定。
目前絕味食品尚未披露上半年業(yè)績預告,煌上煌今年4月曾預告上半年業(yè)績預計公司2019年1-6月凈利潤為1.37億元到1.82億元,同比增長20%到60%。
從經營擴張模式來看,周黑鴨采用的是直營模式,但其他鹵味鴨制品品牌卻大多選擇絕味食品一樣以加盟為主要擴張路線。
比較三家上市公司市值,絕味食品大幅領先有其原因。生產及配送端,絕味食品“多生產基地+當地配送”的模式與周黑鴨“集中生產+全國配送”的模式相比,資產周轉率、配送效率均更高,競爭對手復制成本高,絕味的供應鏈體系已經構筑較深的護城河。
國盛證券統(tǒng)計,絕味食品已經初步完成在全國的門店布局。絕味食品2018年華中、華東優(yōu)勢地區(qū)占比分別為26.6%、26.2%,華南、西南、華北位居其次。周黑鴨60.2%的收入來自于華中地區(qū),其次是華南、華東。煌上煌73.5%的收入來源于江西、浙江,華南地區(qū)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
來源:證券時報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周黑鴨 |